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6日讯(记者郭可滢)小学生自己设计的“种植箱组合”花园即将在屋顶闪亮登场。25日,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梦想农场进校园”活动走进红钢城小学,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庞静及研究生团队一同引导小学生们汲取“青山红房子”的设计元素,用手工拼贴的形式规划自己的“屋顶花园”设计图,将用一个月的时间用种植箱组合实现设计图纸上的花园构想。
王亭捷分享自己的“红房子”往事。记者许魏巍 摄
刘洁是王亭捷同班同学冯昱霖的妈妈,也是在这片老房子生活了十几年的老街坊,目前在红钢城二中当老师。今天,她以分享人的身份带孩子们穿越到“红房子”的过去,分享住在这里的父辈们“白手起家”的精神:“红房子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位于武汉市青山区,曾是武钢建设者们的居住社区。这些红房子融合红砖文化和院落文化特点,是武汉最早的城市综合生活体。从高空俯瞰,红房子造型类似一个巨大的‘囍’字,被网友称为‘囍’字楼。” 在刘洁饱含深情的讲述中,孩子们领略到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的故事,知道了为什么这里叫红钢城,以及为什么房子都是红色的。
“囍”字楼俯瞰图。记者许魏巍 摄
“我们楼顶的花园是9.3米×26米的长条形状,计划用种植箱组合而成,种植箱里放土壤和种子。”在听完家长和同学分享了“红房子”的故事之后,庞静开始布置花园设计任务,她鼓励孩子们先用剪纸和拼贴的方式进行设计:先解构“囍”字楼的线条和组成形状,用剪刀剪开红色的纸张,剪出从“囍”字楼照片里看到的形状,然后再一块块粘贴和组合在和花园同样长宽比例的白纸上,由此完成花园的设计规划图。
小学生拼贴屋顶花园设计图。记者许魏巍 摄
“我们组想设计一个站立的老虎的形状,因为今年是虎年,也寓意着我们的花园未来能够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经过剪纸和拼贴,孩子们纷纷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们期待让孩子们从设计规划就开始介入这个花园的建造,同时能够传承父辈们的红房子精神,以白手起家、坚持奋斗的心态,完成属于自己的屋顶花园。当然,还要传承传统的红房子的设计审美,形成独一无二的风格。”
据庞静介绍,今后除了种植箱材料和搬运需要借助外力,一个月的时间,全部交给孩子们自己来完成:组合种植箱、种植花草、呵护花草的成长。“孩子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建造专属于红钢城小学的屋顶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