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巴提”是一种由面粉制成的煎饼,是肯尼亚民众最喜爱的主食。但是不久前爆发的俄乌冲突让这种日常食品的制作成本提高,给肯尼亚民众生活带来了困扰,来看总台记者从内罗毕发回的报道。
今年23岁的皮特来自肯尼亚西部的山区,一年前他来到首都内罗毕务工,现在他是这家肯雅塔市场外早餐店里的主厨。他们制作的“洽巴提”或者油炸三角糕,配上一份肯尼亚奶茶,就是当地人最喜爱的早餐。但最近几个月来,皮特却因为成本升高而烦恼不已。
厨师 皮特:我们之前买一包面粉是140先令(约合7.8元人民币),现在是180先令了(约合10元人民币)。之前色拉油价格是180先令一升(10元人民币),现在要300先令了(16.7元人民币),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难。
除了面粉和食用油,用于烹饪的液化气价格也上涨了不少。
厨师 皮特:我有两个液化气罐,充满这个是2000先令(111元人民币),我实在承受不起,我现在改用煤炭了。
由于制作成本升高,皮特每个月的收入锐减。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在接受采访时,面露难色。
厨师 皮特:我是家人的依靠,我之前每天能有1000先令的收入(约合55元人民币),现在只有一半。
在内罗毕,皮特的烦恼并不是个例。生活用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总台记者 刘晨:这是位于内罗毕市中心的一家液化气运送公司,当地居民大多使用这样的液化气作为做饭时的燃料,可以说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它的价格在本月初上涨了不少。我手中拿着的是来自肯尼亚一家能源公司的涨价通知,现在如果你想灌满这样13公斤能用两周的液化气,它的价格从每月2700先令涨到了3340肯尼亚先令,其中的涨幅高达20%。
今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加剧,肯尼亚的粮食进口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肯尼亚经济学家 吉士贾:在肯尼亚最基本的粮食需求就是小麦,它用来制作面包和“洽巴提”,是大部分主食的原料,肯尼亚80%的面粉依赖进口,俄罗斯就是其中最大的来源国。
在肯尼亚当地的社交媒体上,呼吁降低食品价格的标签,连续四天冲上热搜。 为了保证食品供应充足,肯尼亚农业部门已经对部分农产物的出口进行了限制。但经济学家也表示,为了维护经济稳定而进行的补贴政策并不是长久的方法。 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俄乌冲突带来的不稳定性已经让全球的食品安全遭到威胁。从基础粮食的供应,到维护粮食价格,各国都有责任保证一个安全、稳定以及开放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