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万张照片中,遇见老汉口的历史和烟火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3-25 18:24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5日讯(记者叶飞艳)“这条长长的街道就是汉正街,上边这条是长提街。”“从照片上竟然还能看见武汉的四大跑马场,早年间热闹得很。”3月25日,武汉风貌安坻酒店二楼“缪斯艺术空间”不时传来观众的对话声。

“Find Ur Home回家——陈思摄影展”正在此展出。武汉旅游体育集团旗下武汉城市风貌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与摄影师陈思一道,带观众感受汉口特有的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

为武汉拍下数百万张照片

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江汉关,黎黄陂路的老房子,花楼街17号的石头门框……从陈思展出的摄影作品中,能一窥城市的变迁。摄于2003的《江汉路步行街》,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摄于2019年的《海誓山盟》,一对新人在百年老建筑巴公房子前拍摄婚纱照,如今,巴公房子已经焕发新颜。

在陈思看来,武汉历史底蕴深厚,而老建筑正是城市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以极大的热情去寻找和拍摄那些老建筑,同时也探索背后的文化和故事,“咸安坊曾是武汉早年间的高级住宅区,富商大贾、各界名流都汇聚于此……”陈思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摄影展上的作品,对武汉老街巷、老建筑的故事如数家珍。

“Find Ur Home 回家——陈思摄影展”。长江日报记者叶飞艳 摄

爱拍武汉的陈思并不是武汉人,1974年,13岁的陈思随父母从大连搬迁至汉口。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第一次接触照相机后就爱上了摄影。他在武汉生活了几十年,对这座城市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自2002年开始,陈思用镜头记录武汉三镇的现存老建筑,至今已采集了数百万张数字照片及黑白底片。

不仅是老房子,陈思拍摄的还有武汉的人间“烟火气”。“我不拘泥于题材,觉得有意思的就拍,也想通过镜头来呈现城市的变化。”摄影展上,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几个老街坊搬张竹床在黎黄陂路聚餐的场景出现在陈思的镜头里,“临时餐桌”上,凉拌毛豆、酸辣藕带都是武汉人的家常菜,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此外,停留在江汉关石质柱头上的小云雀、从宝庆街“五好门栋”探出头来的黄鼠狼也都成为陈思摄影作品中的角色。

“Find Ur Home回家——陈思摄影展”。长江日报记者叶飞艳 摄

市民可免费预约观展

此次摄影展所在地也是一座老建筑——建于1946年的永利银行旧址,“修旧如旧”后成为武汉风貌安坻酒店,以“城市会客厅”模式将生活方式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助力武汉打造东亚文化之都。展览环境布置暗含巧思:展厅内所有窗户的窗帘都敞开着,透过具有年代感的格子玻璃窗,江汉路上的人来人往、建筑墙面和树木枝丫与厅内的摄影作品一同映入眼帘,又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Find Ur Home回家——陈思摄影展”。长江日报记者叶飞艳 摄

一幅幅摄影作品,记录着武汉的历史人文和市井烟火,也氤氲着独属于武汉的城市气息。据悉,“Find Ur Home回家——陈思摄影展”展览将持续至6月20日,观展实行预约制,市民可在武汉风貌安坻酒店微信公众号或“武汉文旅码”小程序上进行免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