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精准招商平台被百余个地方政府使用 曾经的文科男杜小军 东湖大数据支持的长江中游城市(工商)政务云平台
“气象AI”已用于农业、马拉松赛事等10多个应用场景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汪慧
冬奥白、科技蓝。对刚闭幕不久的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武汉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杜小军,还意犹未尽。
他现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的北京林业大学,有400多名院系学生是奥运志愿者。更重要的是,部分运动员的运动健康管理用到其公司的AI技术。
杜小军被称作是在大数据丛林中“掘金”的“光谷猎人”。设在武汉光谷未来城的大数据交易中心,曾得到两院院士李德仁的撰文肯定,迄今已帮助近50家国内外上市企业输送大数据“电能”。
文科男告别“大厂”创业
“我其实是一个文科男。”1977年出生于湖北房县的杜小军,本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硕士在北京首都经贸大学读工商管理,看似跟大数据不沾边。他说人生换赛道,其实是市场所需,也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使然。
毕业后,他没有拘泥于专业所圈定的发展方向。自2001年起,先后在新浪网、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天音通信等IT和电信行业知名企业,从事市场运营和技术产业化工作,近20年里见证了“技术驱动市场的空前繁荣”。他介绍,自己曾参与主导实施了中国移动TD-LTE承载数据业务发展规划、全球运营商托管合营项目等,而这些直接或间接,都跟数据智能技术相关联。
市场需求让他与大数据结缘,行业风口吸引他创业。2013年底,他离开“大厂”,和合伙人一起创立了第一家公司中润普达,专门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底层技术的研发。他认为,中国即将迎来的产业互联网时代,侧重于企业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即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对生产、交易、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智慧化改造。而改造工具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者融合成聪明的“军师”,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起到辅助甚至主导决策作用。
“大数据产业就像是高速公路网。”他认为,只有这个路网逐渐完善,具体的传统企业和产业如同一辆一辆的车,才有可能高效低耗地驶往目的地。
最初两三年,杜小军联合有关机构成立大数据实验室、强化数据智能技术研究,寻觅落地大数据技术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其中包括为国内第一个大数据交易中心提供智力支持,成立江苏大数据流通和交易工程实验室,为国内多家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产业和技术咨询,并一直在尝试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更多可落地的应用场景。
大数据项目落地获院士点赞
2015年,杜小军在武汉成立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交易中心是大数据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核心功能是确权、评估(定价)、流通和交易。”他表示,这个布局,与当时武汉市的“互联网+”战略密切相关。
当年7月,武汉市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互联网 +”产业创新工程的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文件提出,要完成包括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在内的 “互联网+”2015 年重点项目。该项目得到两院院士李德仁撰文肯定,他认为这个交易平台以企业为运营和创新主体,整合政府公开数据、 行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打造全新的数据再生产、 融合和价值发掘,盘活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数据存量,意义深远。
2018年,东湖大数据交易平台落地光谷的武汉未来科技城。这里创业环境浓厚,园区公共服务优秀,技术创新人才一流——环境、服务和人才合力,促使交易中心在几年内完成两大蜕变。
“首先是实现技术蜕变。”杜小军认为,懂语言者得天下,在中文互联网世界里,海量的数据大多不是能用0和1能直接表达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高效的数据挖掘、采集和分析存在难度。团队持续研发,引入数百家合规数据源,应用新一代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多模态数据的融合计算,形成面向人工智能、气象、保险、能源等行业的数据流通技术应用平台。
而另一个蜕变就是商业模式升级。大数据交易平台成立之初,曾尝试提供脱敏后个人、企业数据包的网上流通交易服务,但是很快,这个平台从数据源交易撮合的角色,转变为大数据技术价值服务商。杜小军就此做了一个形象比喻:最开始的大数据交易中心是“沃尔玛”,输入输出的是原材料,而现在是将原材料烹饪成各大菜系的佳肴,甚至是高于佳肴的产品、辅助决策能力、数据治理体系等。
“是光谷的创业创新土壤,成就了我们。”在光谷里抬头能见的马蹄莲写字楼内办公室中,杜小军说,在省市主导的大数据科研和应用场景项目征集中,“我们常代表光谷揭榜。”
助近50家上市企业掘金
近年来,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依托自身融合数据流通平台,构建了面向气象、保险、健康等数十个行业数据流通案例,为国内数据流通和交易产业作有益探索。
现今人们习以为常的车辆保险费用浮动计费模式,车主上年度交通违章越少,来年保费就会越低。怎么算出来的?杜小军回忆,2017年得知世界500强的泰康集团,在开展线上车险的核验数据服务,目标是借鉴国外车险浮动收取的做法。
“当时他们要求,能够在线核验车辆数据,数据来源要合规,算法模型必须精准和科学。”杜小军说,公司恰恰擅长这类数据的模型搭建,迅速达成合作。该项数据技术服务为泰康带来亿元效益,更引导了司机的文明驾驶。杜小军随后与泰康负责人相遇,兴奋地举杯合影。
还有自主研发出的1平方公里单位的小场景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气象AI”。一家企业得益于“气象AI”建立配送模型,更科学制定了未来2小时配送计划,大大降低了天气因素对订单的损失。一家化妆品企业,在其官方网站上集成“气象AI”的天气实况数据,针对不同天气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护肤建议 ,令用户备感贴心……
目前,大数据交易中心已经签约的客户包括第四范式、云从科技、金山云、今始科技等10多家AI独角兽企业,还与现代汽车、国家电网、华风集团、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国旅集团、航天云网等近50家国内外上市企业展开合作,年营收超两亿元。
“数据正式列为与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引导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共识。”杜小军说,大数据是万物互联时代的“电能”、人工智能时代的“粮食”,而基于独有技术形成的算法和模型,更成为场景化应用的辅助决策工具,他们就是输送好这样的“电能”和“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