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全市谋划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项目372个,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客运枢纽、物流、邮政快递、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等9大类。武汉将主要围绕“两通道、五枢纽、五体系”建设。
■ “两通道”
构筑内陆开放综合运输大通道
建设内畅外联中部陆海大通道
◎武汉将继续加快提升中欧班列(武汉)跨境通达与集散服务能力
◎加强近洋直航航线与中欧班列对接,实现中欧班列(武汉)在阳逻国际港站始发终到,培育日韩—武汉—欧洲(中亚)等国际海铁联运
◎至2025年,形成“四向十通道”陆海国际通道网络,集装箱铁水联运能力达到210万标箱
构建链接全球航空运输大通道
◎武汉将强化通达全球的国际客运航线网络,构建覆盖广泛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提升国际航空运输专业服务水平
◎到2025年,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数达到80条
■ “五枢纽”
打造一体融合综合交通大枢纽
增强铁路枢纽功能
◎实施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武汉段)、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段)、武汉枢纽直通线(武汉段)等11个项目,总投资905亿元,“十四五”规划投资772亿元
◎至2025年,形成“一环八向”铁路货运网和以武汉为中心的“超米字型”高铁网,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00公里,建成铁路客货运双枢纽
推进公路枢纽建设
◎实施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和武汉至大悟、阳新、天门、松滋等高速公路项目,实施G107、G347、S101等国省干线公路项目,谋划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城市圈的“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络,实现武汉至周边城市直联直通直达
◎实施公路枢纽建设项目294个,总投资4646亿元,“十四五”规划投资2916亿元。至202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168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000公里,建成全国公路路网重要枢纽
提升港口枢纽能级
◎实施武汉港阳逻港区铁水联运二期以及武汉港(向阳、粤汉、中华路、集家嘴等码头)8个项目,总投资145亿元,“十四五”规划投资62亿元。至202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500万标箱,打造以阳逻港为核心的中部地区枢纽港
打造空港门户枢纽
◎实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2航站楼改造、湖北区域管制中心工程、保税物流中心(B型)、第三跑道及配套设施工程11个项目,总投资99亿元,“十四五”规划投资97亿元
◎至2025年,天河机场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加快形成航空客货运“双枢纽”
建设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实施顺丰智慧供应链科技创新产业园、武汉邮区中心局等6个项目,总投资34亿元,“十四五”规划投资32亿元
◎至2025年,邮件快件业务量达到27亿件、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100%,武汉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开放功能进一步增强
■ “五体系”
健全便民利民市域交通运输体系
健全高品质公众出行体系
◎至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分担率超过62%
健全高效率城市配送体系
◎至2025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5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健全高效能绿色交通体系
◎至2025年,中心城区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应急车辆除外)100%,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下降率5%
健全高层次数字交通体系
◎至2025年,形成累计500公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重点领域北斗系统应用率达99%
健全高水平交通治理体系
◎至2025年,较大以上等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下降率20%
■ 《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远景目标(至2035年)
围绕“一城两圈”一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两圈:“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武汉都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打造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融入“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有力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本版制图 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