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关注是对空难救援最大的支持

楚天都市报 2022-03-22 07:36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据3月21日极目新闻)

猝然而发的空难事故,让人陷入了悲痛的情绪之中。社交媒体上,大家感叹着命运的无常,虔诚地祈祷奇迹发生,拼命地从有限的信息中找寻蛛丝马迹,在不安中等待着救援。网络时代,让一切共情和同悲都变得更为清晰和浓厚,也让每个人的猜测和感叹,汇集成信息的湍流,复又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如此巨大的关注,如此沉重的压力,一定会生发很多讨论。为什么飞机突然会以如此快的速度下坠?飞机坠机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一连串的问号,在脑海内盘旋。大家都希望能够为事故找一个原因,既是让悬在心里的石头落定,也是为了安慰自身的慌乱。因为,唯有知道了原因,才能避免遭遇同样的事情。

但或许,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缺乏依据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凭空寻找,也找不出真正的原因。即便出事的航班波音737-800的确曾在12年前被曝有安全隐患,也很难断定其与此次事故有直接关系;即便在飞机失事的附近区域,在1992年发生过同样的空难,也不能迷信地将两次事故相关联。

空难的发生,往往基于十分复杂的因素,而在专业的、正式的调查结论出来之前,如果大家都不负责任地发表各种猜测,就很容易导致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滋生,混淆视听,加剧人们的恐慌,对涉事飞机旅客及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谁也不想面对如此残忍的意外,但意外就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着。根据国际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一架飞机发生重大事故的几率约为300万分之一,飞机一直被公认为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工具,而自从 2010年的伊春空难发生后,中国民航保持了4227天的飞行安全记录,创下了世界纪录。

在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依靠片面的、碎片的信息去寻找真相,而是克服恐惧和伤痛,关注一线的救援和后续的处置。奇迹或许微茫,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怀着良善之心,保持理性关注,不添乱,不蹭热度,不传谣,不信谣,是对救援最大的支持,也是对当下最好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