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尹勤兵)“当时在店里,她还给我倒一杯水,带我看店里真皮座椅,如果早知道她不是4S店的人,我根本不会和她们签合同……”3月21日,家住武汉青山区的李先生和爱人后悔不迭,去4S店买车,结果一不小心和二级经销商签了合同。因为担心有猫腻,最近夫妻俩寝食难安。
“这是我第一次买车,没想到还有如此套路!”李先生称,他家准备买一辆大众“朗逸”汽车。一周前,他在汽车之家等网站平台填写了试驾申请。没多久,就有不少自称4S店的销售员邀约他试乘、试驾。
李先生表示,在这些4S店销售员中,有一位自称大众汽车武汉元麦4S店的毛姓销售员态度特别热情。对方不仅加了微信,还和同事吴某主动将试驾车开到他家楼下,让他和妻子体验驾车的乐趣。
双方很快谈定车型和价钱。“3月18日,毛姓销售员约我到位于汉口北的武汉元麦4S店签合同。”李先生回忆称,印象中,当时毛、吴两人和店里人员穿着差不多,不论是签合同和付款他和妻子都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妥。
李先生的爱人回忆,当天在对方建议下,在加装部分配置后谈定车价为10.8万元,并选择了办分期,等贷款办好就交车。直到扫码付完5000元定金,对方将合同折叠好递过来装进丈夫口袋,夫妻俩丝毫没觉察有什么异常。
直到回家后,夫妻俩查看支付宝收款方和仔细查看合同盖章,才发现收款方是武汉鸿鹄至诚的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顿时,两人慌了神。在查看过这家公司营业执照后,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从新车销售到二手车交易和信息咨询等无所不包。夫妻俩感觉遇到了“车贩子”,尤其咨询目前所购车辆暂时缺货后,两人担心接下来的交易会有猫腻。
既然不是4S店的人,却要以4S店工作人员身份出现,还要去4S店签合同?
21日,记者联系上武汉鸿鹄至诚的毛姓销售员。她表示,公司和武汉元麦4S店是合作关系,“车在元麦提,(发)票是元麦开”。毛认为,说自己是元麦的人没毛病。她强调:“再说他们并未向我求证(自己的真实身份)究竟是4S店还是经销商?”
“我们4S店开门做生意,很难分辨店里客户是冲4S店来的还是经销商带过来的……”21日,武汉元麦4S店销售部的曹经理向记者证实,武汉鸿浩至诚确实是公司合作的二级经销商,对于李先生的感受他表示理解,称将尽量协调,让李先生尽早从店里提车、开票。
据曹经理透露,日常销售中,确有一些经销商打“擦边球”,甚至发生过到4S店门口拉客的现象。为避免误导客户,近两天他将让人在店内张贴和悬挂温馨提议,提醒购车客户注意看清签订购车合同及付款的销售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