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县市区邀请媒体代言,2022年传播襄阳好声音

极目新闻 2022-03-20 21:07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2月24日,襄阳市襄城区召开外宣联会暨“四大关键战役”新闻通气会;2月25日,襄州区召开2022年第一季度新闻选题策划会;3月10日,枣阳市第一季度对外宣传工作座谈会举行。

开年以来,极目新闻记者连续几次参与襄阳几个县市区的媒体宣传工作会议,尽管活动名称不一,活动主题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讲好各个县市区的故事,传播襄阳好声音。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襄阳开展这样集中的媒体活动,往年并不多见,今年襄阳市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可见一斑。

襄阳好风日,留醉在襄城

在襄城区的外宣联会暨“四大关键战役”新闻通气会上,除了该区宣传部人员,前来参加会议的还有襄城区委办公室(政研室)、区政府办公室(研究室)、区“四大关键战役”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而主题非常明确:围绕“四大关键战役”。

当天,除了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参加外,还有中央、省、市级媒体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襄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灵超表示,襄城区将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最美城区,围绕“襄阳好风日,留醉在襄城”魅力襄城;“爱上襄城,心襄事成”文明襄城;“首善之区 精致襄城”幸福之城等三个方向宣传推广襄城。希望能够与各媒体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机制,并诚挚邀请各媒体成为襄城的代言人,记录襄城的发展与变化。

中省媒体表示,襄城区作为襄阳市的中心城区、首善之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在全省全襄阳市的各项工作中,襄城涌现了很多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襄城区的宣传力度,总结宣传推广襄城经验,共同唱响襄城好声音。

襄城区在襄阳市文旅处于龙头地位,仅2021年,襄城区一举摘下四张“国牌”——襄阳古城成功晋级国家4A级景区,中国唐城荣获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襄城北街荣获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尹集姚庵村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心培育出唐城、黄家湾、福恩牡丹园、六0三文创园等30多个文旅项目,成为游客游襄阳的主要去处。

襄阳古城和汉江水相伴几千年

田园诗乡,凤鸣襄州

2月25日上午,襄州区2022年第一季度新闻选题策划会召开。

襄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欧阳斌欧阳斌指出,近年来,各级新闻媒体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写了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报道,希望新闻媒体发挥优势,用心感受和发现别样的襄州,做新时代襄州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在全省、全市大主题宣传中,讲好襄州故事,传播好襄州声音。

欧阳斌强调,各部门要积极作为,转变宣传工作理念,主动对接各级媒体宣传需求,精准提供线索,加大与区融媒体中心合作配合力度,及时向媒体推送相关稿件或新闻线索,塑造“全域一体”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欧阳斌要求,要改进作风,紧紧围绕全区大局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树立主动意识,全局意识,争先意识,攻坚意识,敏感意识,重点聚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紧扣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社会民生等,发挥职能,尽职尽责,为干事创业鼓劲助威、为加快发展摇旗呐喊,大力倡导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弘扬兢兢业业、扎实苦干的优良作风,在为加快发展营造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良好的舆论环境、为襄州经济社会发展宣传推介、推动“一心四区”建设,叫响“田园诗乡 凤鸣襄州”城市文化名片中建功立业。

襄州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诸葛亮在此拜师,孟浩然在此隐居,养育了三国名士庞德公、皮日休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李白、王维、杜甫在此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唐诗绝句。被誉为“襄阳城市之根”的凤凰咀遗址,刻印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两大文明交往的历史脉络,把襄阳的城市发展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

襄州的美丽乡村串点连线,彰显着时代精神的“牛黑路—排子河渡槽”景观、美丽如画的龙王“樱花谷”、如痴如醉的“农谷长廊”……“诗和远方”的乡村意境无处不在。

襄州还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和播种面积稳居全省前列,2019-2020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柳编之乡”享誉海外、休闲锅巴远渡重洋、“冬桃名镇”远近皆知、梨花节会引人入胜,襄阳牛杂面、双沟牛骨头汤、程河糊饽、龙王烧鹅等舌尖上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襄州

千古帝乡,花海枣阳

3月10日,枣阳市召开了第一季度对外宣传工作座谈会。

枣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望少辉在座谈会上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统筹谋划,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望少辉指出,2022年全市新闻外宣工作要按照市委书记孟艳清关于“宣传工作要围绕‘国之大者’、服务中心、精心策划、突出重点、引领舆论,激发正能量”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加强策划,突出重点,积极对接中省主流媒体,借势借力讲好枣阳故事。

望少辉说,新闻外宣工作要选好主题、精心策划、善用媒体、善建媒体,为展现枣阳百强县风采、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枣阳旅游资源丰富,经论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有64处,其中地文景观23处,水文景观9处,气候生物景观8处,历史遗产景观22处,现代人文景观2处。雕龙碑古文化遗址、九连墩战国楚墓群等是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襄阳市级文化瑰宝1处。

近年来,该市以打造“千古帝乡,花海枣阳”旅游品牌,围绕“全域旅游”,打造“全景枣阳”,努力打造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目前建成6家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农家乐500多家,旅行社及旅行社门市部23家。培育出金兰首饰、刘升小花生、鹿头黄酒、鹿头黄桃、兴隆柳编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0多家,休闲农业旅游项目达25个,初步形成了具有枣阳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枣阳

襄阳以“起跑即冲刺”的状态开创宣传新局面

从襄阳市到各县市区,由宣传部门扩延到行业部门,各地各行业谁也不甘落后,营造出比、学、赶、超的势头。

2月12日上午,襄阳市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作风建设“奋进年”暨“开门红”工作专题调度会。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剑要求: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打破思维上的笼子、观念上的藩篱,来一场刀刃向内的思想革命,奏响干事创业的最强音;要造强声势,凝心聚力,把全市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暨作风建设“奋进年”动员大会精神落实好,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坚强宣传思想保障。

陈剑号召全市宣传系统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市作风建设“奋进年”动员大会精神,以奋发有为、昂扬进取的姿态开创宣传工作新局面,为襄阳加快建设中西部地区非省会龙头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贡献宣传战线的智慧和力量。

襄阳,向着争当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的愿景奋进,向着建设美丽襄阳、实现绿色崛起的使命奋进,向着首战必胜、全局精彩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