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退伍后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他像当班长一样当班主任

长江日报 2022-03-15 07:25

刘佳学教师给同学们读黄继光生前的家书。

□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彭年 通讯员卢福明 王力军 姚传龙

“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3月14日,黄陂区王家河中学物理教师刘佳学和几名学生坐在校园里的石头上,一起读着一封家书。

这封家书,是黄继光牺牲前6个月写给母亲邓芳芝的最后一封信,也是他荡气回肠的生命绝唱。给孩子们读信的刘佳学,正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曾经的一名空降兵。

2004年,从部队退伍后,刘佳学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教师。他像过去当“班长”一样当班主任,教导农村孩子一路成长。

■ 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

刘佳学出生在黄陂区长堰镇,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高中毕业后,他报名参军,成为成都军区的一名士兵。

在部队,刘佳学一心想当个好兵,训练从不打折扣。一次训练,连长喊:“所有人,原地匍匐前进!”一听到指令,刘佳学立刻就地趴下。地上有些碎石,把他的手臂划开了口子,鲜血直流,刘佳学继续往前爬,硬是一声没吭。

有的战友刚入伍,洗衣服还不熟练,在农村长大的刘佳学总是热心地教战友洗衣服、收拾床褥。在新兵连里,不到一个星期,刘佳学就当了副班长。

■ 农家子弟入伍考上军校

在部队里,战友们都知道刘佳学是个爱学习的兵。战友们空闲时间爱打球、唱歌,只有他一有时间就看书学习,复习高中课程。

1995年,刘佳学调入了济南军区,在首长和战友们的鼓励下,他开始准备自学考试。两年多里,刘佳学每天早上比战友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带着书和笔到连队的空会议室看书学习,最终通过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入学考试,主修法律。他在部队里继续坚持学习,获得了本科文凭。

2002年,刘佳学成为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名空降兵,自学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

2004年,刘佳学转业来到黄陂区鲁台中心幼儿园,2008年调入王家河中学,负责校园管理工作。当时,学校缺物理老师,刘佳学得知后,主动跟当时的校长请缨:“我喜欢钻研物理,我能把物理教好。”

“当过兵的人,很能吃苦。”这是王家河中学老师们对刘佳学的评价。

“那时他刚来,每天拿着教材、习题找我,问知识和上课的教法。”八(1)班物理教师肖文说。他比刘佳学小6岁,那时刘佳学每天都拿着写满文字的教案纸,认真钻研。学校寝室晚上9时半熄灯,刘佳学常常学到凌晨1时,早上依然伴着起床号走进办公室。

2012年,取得了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证的刘佳学,第一次作为物理老师上课、带班。第一节课,他又紧张又兴奋,感觉“一节课时间怎么这么长”,不到一学期,他就熟练了,还总抱怨“一节课40分钟不够用”。

如今,刘佳学已是黄陂区初中物理“名师”,他的论文《如何提高后进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在湖北省2015年“教育创新在路上”征文活动中获奖,所带班级获评“市级先进班集体”,2016年刘佳学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

■ 讲黄继光的故事激励学生奋进

十年军旅生活磨炼了刘佳学,他也把军人作风和精神带到了校园里。在空降兵部队,作为代理排长,刘佳学从来不说“给我上”,只说“看我的”“跟我来”——“老班长黄继光堵枪眼,就是困难敢上,冲锋在前”。

王家河中学是寄宿制学校,他和其他的班主任每周一至周五都会住在学校宿舍里。学校要求师生6:20起床,刘佳学总是6时不到就起床。学生早读,他看教材;学生做的作业,他先写;要求学生书写规范,他自己的每次板书都端端正正。学生们有样学样,老师们发现,刘佳学班上的孩子床铺总是干净整齐,作业也写得清清爽爽。

课间休息时,刘佳学爱跟学生聊天,发现有的孩子学习劲头不足,怕苦怕累,就把以前部队里的故事、自学物理的经历讲给孩子们听,告诉他们“我能做到,你们也一定能做到”。他把手机调大音量,给孩子们播放起部队的冲锋号,动情地说:“吹响了冲锋号,所有士兵都要奋勇向前、英勇杀敌,希望同学们听到冲锋号也能燃起斗志,努力学习。”

班会课上,刘佳学常常跟孩子们聊黄继光、聊《长津湖》《上甘岭》等电影,把英雄和先烈的事迹讲给学生听。八(2)班女生殷语谍说,以前听到英雄人物的名字,总感觉他们离自己很遥远,得知自己的老师就来自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尤其在听了他讲述的黄继光故事后,觉得这些英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他们的勇敢和牺牲让她敬佩不已。“黄继光的最后一封家书,文字虽短,却饱含对党和祖国的深情,班里很多同学都把它抄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