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绿变彩:武汉颜值的渐变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3-11 22:12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1日讯(记者杨晓雨 明眺生)2月,“市花一条街”白鹭街美出了圈,或红或粉的梅花让闹市如同“世外梅源”;近几日,首义路80余株紫玉兰进入盛花期,将街道染成浪漫紫色。家住武昌区的市民张女士感叹:“每个月,武汉都有不一样的色彩!”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十余年来,武汉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色彩,让城市颜值实现了“由绿到彩”的渐变。

今年2月,白鹭街的梅花。彭雪琴 摄

“彩树上街”,行道树超十分之一是彩叶

武汉的色彩从什么时候多起来了?2009年以前,武汉一直通过种植单排、双排行道树,增加城市道路的绿量,构建道路景观骨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不仅有遮阴的需求,还有四季赏景的需求。为了让行道树富有季相变化,武汉从2009年下半年提出“彩树上街”计划,逐年增加彩叶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彩叶树种的冠幅相对较小,所以多种在道路冠幅较窄的支路上。”市园林和林业局绿化养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不少主干道的中分带、城市道路景观节点、街头游园等都有栽种。

据他们最新统计,截至2021年底,武汉道路绿地里的彩叶树共计8万余株,超过城市行道树总数的十分之一。不仅有红枫、枫香、乌桕、榉树等传统彩叶树种,还有美国红枫、娜塔栎等新品种。

但记者观察到,武汉秋天的绚烂远不止十分之一。数量在我市行道树中分别排名第二、第三的悬铃木、栾树,严格来讲属于落叶树种,但数量庞大的它们也是秋季彩色主力军。落叶前,悬铃木先变金黄,然后变成红棕,是深秋武汉壮观一景;每到9月,栾树满树先绽放细碎的小黄花,然后淡红色如灯笼的果实冒出来,深秋后,树叶变为金黄或橙红。

去年秋天,建设大道的银杏。肖茗予 摄

去年秋天,范湖转盘常青路旁的乌桕。肖茗予 摄

去年秋天,马池西路的栾树。李永刚 摄

去年秋天,龟山上的栾树花海。肖茗予 摄

“一路一景”,武汉特色景观路达百余条

道路不仅要出彩,还要成景,不仅要观叶,还要赏花。2020年以来,武汉围绕“湿地花城”的打造,启动了“特色景观路”的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特色,让彩叶树种或花卉乔木连贯成排,彰显道路景观特色。

去年4月,洪山区园林部门在铁机路一段700余米上的路段两侧,种下了300余株楸树作为特色行道树。记者探访发现,这批树树姿俊秀,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十分漂亮,预计今年4月将开出粉红色繁花。去年夏季,市民李女士经过“紫薇大道”——珞狮南路南湖大道至野芷湖大桥路段,看到成排的紫薇正在盛放,对城市颜值提升感到格外惊喜:“武汉真的越来越美了,我也要告诉工作十分繁忙的丈夫,让他上下班路上,记得欣赏下窗外的美景。”

截至目前,武汉市的特色景观路已达百余条,汉阳区鹦鹉大道的银杏、芳草路的紫薇,青山区建设十路的巨紫荆等,成为道路的一张靓丽“名片”。

市园林和林业局绿化养护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特色景观路”还将继续推进,但他也坦言,行道树的种植要对生态格局、景观效果、树种寿命、维护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故不能急进,只能谨慎地推进。

品质提升,“口袋公园”、街头小景搭配精心

上层有香樟、合欢遮阴,中层种植紫薇、樱花,下层鼠尾草、翠芦莉、蝴蝶花等花开不断,还配置有渐变黄色的蝴蝶廊架、深蓝色的鲸鱼滑梯……位于东西湖区凯旋名居小区门口的“梦花园”口袋公园,梦幻十足。

“原来这边绿化很单调,‘口袋公园’建了以后,我们出门就是花园,一年四季都很漂亮。”住在附近的65岁退休老人彭元发点赞道。

这座“口袋公园”的设计师是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的朱晓雨,她说,为了满足不同市民在不同时间的游赏需求,她在设计中尽量搭配不同品种、色彩的植物。“作为设计师,我切实感受到市民的审美不断提升,也推动着我们不断去设计更多高品质的园林作品。”

据了解,2021年底,武汉的“口袋公园”数量已达350座,它们绽放在城市各处,扮靓了市民生活。此外,当年武汉还在城市街头、公园上新了100组园林小景,使用植物、景石等园林元素,花境等造景手法,精心搭配各种开花植物,为街头增色添彩。

多彩的口袋公园。 叶萍 摄

未来5年,武汉将继续锦上添花,绿中“出彩”

市园林和林业局规建处相关负责人称,“十四五”期间,全市将继续锦上添花,绿中“出彩”。道路上,提升100条重要道路绿化景观,强化武汉大道、长江大道、汉江大道等主干道花卉景观特色;将100条次干道、生活区道路打造为林荫路、彩叶路;提升100余条老城区支路绿化水平,增加花卉景观;在保障桥梁设施安全前提下,将城市高架建成“空中花道”,建设150公里城市环线、射线快速路月季花道。

城市里的月季花道。胡九思 摄

平和打包厂花漾街区。肖茗予 摄

街区里,结合街区综合整治、精致街区创建和老旧小区绿化提升等,通过布置花箱、花境、花墙、立体花坛、创意绿雕等,发动市民进行阳台、窗台美化,打造15条灵动时尚、特色鲜明的花漾街区。

市园林和林业局公园广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结合武汉“湿地花城”的打造,武汉市的公园将依托“一园一花”,在有条件的公园修建更多赏花小径,方便市民赏花。

记者了解到,武汉现有城市综合公园上百座,有42座已确定了园花,其中将樱花、桂花、紫薇、海棠、梅花等乔木作为园花的有30座。具备条件的公园将结合实际,修建各种花径,让游客进入赏花,增强体验感。

事实上,武汉新建的公园都比较注重修花径。眼下,洪山区在黄家湖畔新修了一条全长1138.1米的樱花大道、东西湖区在临空港新城的樱花溪公园的中央明渠两岸,已种下1580棵樱花树,形成滨水特色的赏樱花径,龟山景区新修了一条樱花栈道,而即将竣工的洪山江滩公园,更是修建了长3公里的武汉最长“樱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