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围着雷锋叔叔雕像讨论雷锋的故事。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枫 通讯员吴海英)这两天,武汉小学的师生们惊喜地发现,学校的“彩虹大道”开放阅读区多了一尊极为传神的雕像——一位头戴毡绒军帽的战士,脸上带着微笑,手里握着钢笔,笔记本在他胸前的汽车方向盘上打开,他凝神正准备写下什么文字……“这是雷锋叔叔啊!太好了,雷锋叔叔以后就住在‘彩虹大道’了!”武汉小学五(5)班学生王梓萱兴奋地说。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这尊雷锋雕像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市民捐赠给武汉小学,“收藏在家只是我自己看,捐给学校可以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
武汉小学校长李强告诉记者,3月5日学雷锋日前夕,一位六十多岁的武汉市民主动联系学校,表示希望捐赠自己收藏的一批雷锋纪念物品,包括一尊雷锋雕像和226册雷锋精神相关书籍、报刊。
3月1日,这位爱心市民自己开着车,将雷锋雕像和书报送到了学校门口,就开车离去了。学校老师将藏品搬到校园里发现,这尊雕像将雷锋的形象刻画得极为传神。雕像由玻璃钢制作而成,高90厘米,表现的是雷锋在工作间隙打开笔记本放在方向盘上准备写日记的情景。老师们看了雕像后说,感觉我们熟悉的、鼓舞一代代学生成长的《雷锋日记》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老师们将这尊雷锋雕像郑重地放到了孩子最喜欢的校园一角——“彩虹大道”开放阅读区。一下课,孩子们一眼就认出了“彩虹大道”上可亲可敬的雷锋叔叔。学生们围在雷锋叔叔雕像前,惊叹着,讨论着,老师们也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们讲起了雷锋的故事。除了珍贵的雷锋雕像外,爱心市民还捐赠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出版的226册关于雷锋的书籍和报刊。武汉小学专门在“彩虹大道”辟出空间,打造“平凡的伟大——雷锋文化阅读专区”。
记者经过多次沟通,终于寻访到了珍贵雷锋雕像的匿名捐赠者。
3日上午,记者来到捐赠者的小型“红色”藏品展览室,见到这位特别的武汉市民。他依然不愿透露姓名,称自己向学校捐赠藏品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我就是个普通老兵,不要宣传我,要宣传雷锋精神,重要的是孩子们能从这批雷锋文物中有所收获”。
捐赠者表示,多年前,从自己当兵的那一刻开始,便有了“红色情结”,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红色文物”,“其中雷锋系列文物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收藏品类,雷锋是我们的榜样”。
捐赠给武汉小学的雷锋雕像,是他6年前到广州参加一个雷锋文物展时发现的。“这尊雕像制作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全国正掀起学习雷锋的高潮,涌现出了很多珍贵的反映雷锋精神的文物。在广州的展览上,我一眼就发现了这尊雷锋雕像,当时雕像已经十分老旧了,有些地方还有些破损,但雷锋凝神写作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很打动我。”他出资购置回雕像后,请专业人士进行了精心修复,如今雕像簇新,雷锋的形象也更加鲜活。“我一直想让收藏的红色文物能够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今年“学雷锋日”前夕,他整理出一批雷锋藏品,无偿捐赠给武汉小学的师生们,并且不留姓名。师生们称,这位普通老兵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