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行致远 ——2021年恩施宣恩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恩施日报 2022-03-02 11:05

2021年,面对区域发展布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形势、新要求,恩施州宣恩县委、县政府攻坚克难、团结奋斗,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发展的靓丽“成绩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春节刚过,位于宣恩工业园区“双创”产业园的湖北宣益科技有限公司复工复产。该公司主要生产加工智能触控面板玻璃,是宣恩县2021年引进的重点企业之一,自2021年7月底投产以来,实现产值3000万元。

“这6个月以来总体情况较好,2022年我们的目标是产值过亿。” 湖北宣益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广鑫介绍道。目前该公司车间共有60余名工人,后续计划吸纳更多就近就业人员。

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宣恩县通过“筑巢引凤”式的工作理念,强化保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让招商入驻的企业安心谋发展。2021年,宣恩工业园区共有企业110余家,工业总产值达12.21亿元,较2020年增长10.1%。

2021年12月12日,“浪漫宣恩·柚李相伴”2021宣恩贡水白柚文化节成功举办。开幕式上,小刺激潮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李家河柚王专业合作社签订贡水白柚采购协议,定向采购3000吨贡水白柚。目前全县贡水白柚基地面积达14.6万亩,年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达2.5亿元,惠及农户8万多人。

在市场主体带动下,全县茶叶、畜牧、水果、烟叶、药材、蔬菜、粮食等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工业企业加速崛起,农业市场主体稳步发展,全县经济发展稳步前进。2021年,宣恩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2%,高于全州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在2021年全州‘比抓强促’考核中,宣恩综合排名第二,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单项排名第一。”宣恩县科经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宣恩有10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20年基础上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实现了量的较好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2021年12月24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2021年省级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宣恩县湖北兴龙工具有限公司、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获得省级表扬,是对我们公司莫大的肯定。我们会一如既往加大创新力度,在技改上增加投资,进一步发展壮大。”湖北兴龙工具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落户宣恩以来,该公司累计技改投资已达3000万元。

随着招商入驻的企业稳步发展,五金工具、服装鞋帽、电子电器、硒食品加工等产业正加速崛起,赋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的湖北准者体育(众仁服饰)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产值2亿元,共吸纳400余名工人就业,今年该公司还计划引进篮球生产线和智能化生产设备,扩充就业岗位,提高公司产能。

“我们除了把篮球生产线引回来,还计划建立仓库,进一步节约成本,激发发展潜能。”湖北准者体育(众仁服饰)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陶明新介绍说。

2021年,宣恩县共有5家制造业领域企业产值过亿元,6家企业成功纳入规上工业企业;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1.4%,较2019年同期增长145.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1%,较2019年同比增长39.9%,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全域旅游提质增效

2021年10月25日,湖北省文旅厅官网发文,宣恩县仙山贡水旅游区正式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全省唯一以县城核心区域为支撑的4A级景区。

2021年8月7日,宣恩县彭家寨旅游景区开园迎客,并在后续举行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赏古寨、坐景区小火车、体验农耕文化、品味建筑艺术,彭家寨旅游景区已成为文旅融合新地标。目前,该景区也在积极申报国家4A级景区。

漫步宣恩县城,“三环”绿道圈起“仙山贡水”,楼、渡、桥沿贡水河依次铺开,台、塔、廊与翠叠山交相掩映,“浪漫宣恩”频频登上网络热搜。特色美食、星级酒店、优质民宿等旅游配套日益完善,山水相依、节会相连、文旅相融的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2021年,宣恩县持续以系列文体旅活动叫响“仙山贡水·浪漫宣恩”旅游名片,新春灯展艺术节、贡茶开园节、七夕河灯节、贡水河水上运动会、中秋赏月等节会活动让宣恩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品质得以展现。

2021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53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77.6%、138.7%。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让宣恩有了颜值内涵,更让宣恩人民享受了美好生活。

生态优势持续巩固

2020年10月14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宣恩县获生态环境部授牌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将生态文明作为立县之本、发展之基,宣恩县坚持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1年,宣恩县完成“三沟(黄河沟、芋头沟、三河沟)治理”工程,贡水河及其支流沿岸居民生活用水全部接入支管网进入县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是在2021年3月正式运行的,现在我们处理污水能力可以达到3万吨/天,处理标准由一级B提升到一级A。”宣恩县城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杨长江说。

依托生态优势,宣恩县已成功打造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宝塔山森林公园、莲花坝带状公园等景观及休憩地,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现在宣恩的水质环境非常好,随时都可以看到白鹭、鸳鸯等珍稀鸟类在河里戏水,我们这里已经被评为全省优质观鸟基地。”宣恩县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吴坚介绍道。

2021年,宣恩县森林覆盖率达70.7%;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6.2%;地表水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I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良生态环境已成为宣恩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走进宣恩县第四民族实验小学,映入眼帘的是安静的校园环境、标准而宽阔的运动场所、干净整洁的学习区域。该学校于2021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容纳340余名学生就读。

2021年,宣恩县还通过趣味课堂、非遗进校园等特色教学实践,助力“双减”政策实施。

2021年9月23日,宣恩县中医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该院区总投资近2亿元,总建筑面积43363.76平方米,开放床位400张、地下停车位300个,同时,该院投入3000余万元购置了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特色实践活动,宣恩县84个县直单位以及9个乡镇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共计完成民生实事1.34万件,梳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190个,认领并完成群众“微心愿”1500余个。

2021年,全县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8%和11.9%;城镇新增就业4959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98.4%;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率达90.6%。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焕发活力

2月6日,位于宣恩工业园区椒园生态产业园的湖北一正药业有限公司开始复工复产,车间内,工人按照计划生产生物颗粒制剂、直服饮片、冻干饮片等产品。在距离该公司不到两公里外,其总部基地正在有序建设中。

湖北一正药业有限公司总部基地是2021年宣恩县通过探索落地“五证同发”改革并成功服务的项目。2021年9月,在该项目审批过程中,宣恩通过取消施工图审查,得以让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五张证书同步核发,实现“拿地即开工”,该项改革也作为正面典型在全省通报表扬。

2021年6月17日,《湖北日报》头版刊发《开办超市,带一张身份证就行》,典型报道宣恩县率先完成全省“我要开超市”试点改革,个体户一个工作日内便可办结“开超市”所需的营业执照和户外广告许可证。

2021年,宣恩县共有3项改革入选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名单,成功打造全省县级“审批事项最少县”。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324户,同比增长56.6%,总量达到27433户。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8%,民间投资占投资比重60.6%。外贸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超额完成州定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的潜力空间得到进一步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