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强在驾驶8号线列车。 记者李永刚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7日讯 2月26日下午3时,在地铁8号线起点金潭路站,司机张晓强准备接班上岗。这位在武汉市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轨道交通列车司机项目第一名的小伙,曾经是一名优秀的空降兵战士。
从“空降兵战士”转变为“硬核司机”

列车到站后,张晓强进行站台作业。 记者李永刚 摄
“您好,我是张晓强。”语言简洁、气质沉稳,是这名28岁小伙子给人的第一印象。
“2012年高考,我考入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时,从学校应征入伍,成为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驻鄂空降兵某部的一名空降兵战士。”张晓强说,当兵是从小的梦想,初中受电视剧《士兵突击》影响,对部队生活十分向往。
服役期间,他被评为“优秀士兵”,获得过嘉奖。2014年12月,张晓强退出现役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后应聘进入武汉地铁,经过自身的努力学习,不断努力提升技能,他从一名司机“小白”一跃成为“状元”。
“地铁列车司机,专业性强、要求高,进入公司先后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列车驾驶理论强化培训,考试合格后开始学习列车驾驶技能。”张晓强说。

张晓强走上站台准备接车。记者李永刚 摄
目前,武汉地铁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像张晓强这样入职不到5年,就能获得市级比赛第一名的少之又少。“所以,张晓强能够获得市技能大赛轨道交通列车司机项目第一名,令我们非常惊讶和感动,这意味着他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车辆中心负责人说。
“在空降兵队伍中流传着一句话,‘三肿三消’才上云霄。”张晓强提起军队生活滔滔不绝,语速快了许多。“最难忘的是练习跳伞,离机姿势训练经常保持一个小时不动,腿练得发肿。当空降兵,就要练就一双‘铁腿’。”
“军营里的锤炼对我影响蛮大,‘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刻苦练精兵一切为打赢’的口号刻入我的骨子里,特别是回到地方参加工作以后,我时刻要求自己把安全运营责任举过头顶,努力学好业务技能,做到自律、刻苦、心细。”张晓强笑说。
勤学苦练肯钻
地铁驾驶练成肌肉记忆

张晓强提前做接班准备。记者李永刚 摄
在武汉市第二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张晓强在2000多名列车司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特别是实操科目竞赛的驾驶“连挂”“对标”测试环节,取得双百分、零标误差的好成绩。
“我相信勤能补拙。”张晓强说,理论培训考核合格,是进入地铁列车司机的第一道门槛,进入车间分到班组以后,还要继续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随乘”观摩老司机驾驶以及实操训练,跟岗随乘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参加独立驾驶资格取证考试。
2017年底,张晓强通过多层考核,如愿取得了独立驾驶资格。
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行车要求、提升业务技能水平、精通应急处置能力,张晓强利用“碎片时间”加强练习。他说,开车一分钟,安全60秒,把乘客平平安安送到目的地,是职责,更是使命。
“2019年,我第一次参加公司技能大赛,理论知识获得第一名,但实操有些失误,这件事令我难忘。”第一次参加公司级竞赛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张晓强开心中带有一丝遗憾,“不断坚持技能练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好乘客,通过竞赛看到了自己取得的进步,但与高手还有一些距离,但自己一定不能‘菜’。”于是,他不停向其他优秀司机请教,练习对标停车、连挂等技能。一段时间里,张晓强常常下班后到车辆段内和试车线上看看,只要有驾车和连挂培训,他都会凑过去参与其中。他认为,只有勤学苦练肯钻才能精进业务。
对标停车,以每小时60公里速度驾驶120米“长龙”,在约160米长的距离内缓缓降速停车,对标误差10厘米以内为满分。每次实操培训,张晓都十分“纠结”。“我纠结是因为想找到误差的原因,如果不纠结原因,成绩就提高不了。”为了减小误差,他不断练习拉手柄找感觉,形成肌肉记忆,以达到“人车合一”。
2021年底,他第二次参加技能大赛,经过车间比试,部门淘汰,公司初赛,全市决赛层层选拔,张晓强从2200多名地铁司机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

谈及下一个目标,他满怀向往地说:“希望能代表湖北武汉参加全国技能大赛。”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朱竟争 产启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