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康旭阳
玩密室时遇到“黄暴”元素,该如何维权?面对新兴业态,监管部门又有哪些具体举措?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上海市文旅局正式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从3月1日起正式开始受理备案。上海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的城市。而本月,辽宁亦发布了《辽宁省密室剧本杀管理规定(试行)》,引导全省密室剧本杀经营单位规范经营,要求剧本、设置场景等内容不得含有淫秽、色情等内容。
业内人士呼吁,期待监管部门对密室行业加深了解和研究,倾听从业者心声,对新兴业态适当包容,但同时对安全风险隐患整治也坚决不手软。密室从业者们,也应当积极拥抱监管,合法合规经营,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案例
有玩家在密室游戏时受伤
24日,记者采访了多位曾体验过密室逃脱的玩家,他们大多表示,自己玩过的主题中含有涉黄或涉暴的元素,基本存在于有NPC(非玩家角色)的主题中。
玩家彭欣(化名)告诉记者,有NPC的主题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肢体接触,会被NPC拉扯胳膊或腿,“可能这是密室制造恐怖氛围的一种方式,但被陌生人触碰肢体还是会有不爽的感觉。”
武汉市民张萌萌(化名)说,去年底和朋友在江汉路一家密室,玩过一个名为“乱世缉凶追捕”的主题,疑似含有暴力元素。“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有一个人(假人道具)‘死’了,假人身上有很多孔,需要把针一根根插进假人身上的每个孔里,全部插对了假人会发出叫声。”张萌萌说,虽然是无NPC主题,一切也都是假的,但还是觉得很恐怖。
此外,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春节期间,32岁的武汉刘女士(化姓)在密室逃脱中摔伤,导致左脚3处骨折。刘女士介绍,她选择的是恐怖主题,室内环境非常幽暗,按照情节设计,游戏中玩家需要寻找线索进入下一个房间,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假扮鬼怪形象恐怖的工作人员抓捕参与者,玩家一旦被抓住,就会被要求退出游戏。刘女士就是在“逃跑”的过程中摔倒在地,被后面的人踩到左脚上,导致骨折。
监管
已有部分省市出台管理规定
记者在武汉城市留言板搜索发现,与密室逃脱相关的投诉不在少数。
2019年5月,有市民反映在密室游戏中遭到店内工作人员骚扰,涉嫌猥亵行为,希望相关部门严肃查处。
2020年12月,有市民反映在密室内意外受伤,导致胸椎骨折……
记者查询裁判文书网,找到了更多与密室逃脱相关的民事纠纷。
有玩家与朋友在玩密室逃脱期间,为躲避NPC被墙体拐角绊了一下后失去身体平衡,经诊断为胫骨远端骨折伴腓骨骨折,法院判决认为密室逃脱游戏场地不具有保护性,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未尽到安全告知义务,判决店家承担60%赔偿责任。
2021年6月,一份《中国密室逃脱行业诉讼纠纷案件数据分析报告》中显示,自2014年有公开诉讼案件记录以来,中国裁判文书网共可查得249件与密室逃脱行业相关的案件,其中约79%为民事案件,总体案件数大致呈逐年递增趋势。在民事案件中,“安全防范不到位”和“内部管理失控”成了案件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2021年11月,上海市文旅局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上海将对“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实施备案管理。
征求意见稿称,剧本备案应坚持“底线管理”。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等。从业人员工作中不得以恐怖、残忍、暴力、低俗的表演和游戏方式摧残工作人员或消费者身心健康。
今年1月,上海市文旅局正式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从3月1日起正式开始受理备案。上海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的城市。
今年2月,辽宁省发布《辽宁省密室剧本杀管理规定(试行)》,引导全省密室剧本杀经营单位规范经营,要求剧本、设置场景等内容不得含有淫秽、色情等内容。
业内
合法合规才能走得更远
24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密室逃脱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业态,目前经营主体办理了合规的营业执照后即可开业,遇到有消费者投诉相关消费纠纷时,市场监管部门将进行协调处理。
武汉市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武汉对于密室逃脱行业的监管,目前还没有明确界定,涉及文旅部门的,主要包括内容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监管。若密室逃脱的主题违背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消费者可向文旅部门举报,执法人员将跟进核查。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介绍,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构成性骚扰的核心要件在于是否违背他人意愿,如果玩家不愿意接受,则涉嫌构成性骚扰,应承担民事责任。性骚扰是违法行为,即使店铺提前告知,也不能作为其免责的理由,玩家有权随时拒绝并要求赔偿。
“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可适用一般规定。消费者首先可以与密室经营者协商,若协商不成,也可起诉维权。”陈亮表示,目前,国内一些省市相继出台密室逃脱行业的管理规定,体现了监管部门既给新兴业态发展留出空间,又严肃杜绝安全隐患、抵制低俗不良内容传播的原则思路。
业内人士表示,期待监管部门对密室行业加深了解和研究,倾听密室行业从业者的心声,不搞一刀切,对新兴业态给予适当包容,但同时对安全风险隐患整治也坚决不手软。密室从业者们,应当积极拥抱监管,“合法合规经营、保障安全生产消费,才能让密室逃脱行业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