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一天开启百件行李查违禁品 机场行李开检员“火眼金睛”把好最后一道关

长江日报 2022-02-24 08:27

伍湘兰在行李箱内查找违禁品。

□ 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通讯员邓沛

旅客行李在天河机场从托运到装机,中间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行李开检过程,专门取出违禁品。29岁的东航武汉公司的伍湘兰是一名行李开检员,这个春运,她最多一天查验100多件行李,保障飞行运输安全。

东航武汉公司地服部工作人员介绍,天河机场采取的是行李后置安检模式,即行李先办理托运、再进行安检,每件行李要经过五级安检,伍湘兰工作的地点就在最后一级安检处。2月22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了天河机场行李分拣区。

■ 一眼识别违禁物品,平均两三分钟查验一件行李

伴随着“嗡嗡嗡”的机器运转声,行李在转盘上一一过检,经过安检员的判断,一旦发现箱内有异样,安检员就在电脑上标注出违禁物品的位置。

此时,身穿防护服的伍湘兰会迅速跑到电脑前,看一眼违禁品的大致位置,是一个充电宝,随后蹲下着手开箱。

这是一只密码箱,伍湘兰马上和旅客联系获取密码,然后利落地开箱,在最底部找到并取出充电宝,随后整理好旅客的物品、起身填写一张开包通知单,塞到箱内后关箱,整个操作一气呵成。

紧接着她要开另一个行李箱,违禁品显示是一个打火机。这次行李箱没有锁,打开后里面满满一箱衣物,伍湘兰一一翻找衣物的口袋,在一件上衣的内侧口袋里摸到了打火机。由于箱内物品塞得过满,为了关上箱子,伍湘兰一边用大腿压实箱子、一边拉拉链,换了几个姿势后终于把箱子合拢了。

下午四五时正是东航航班的高峰期,没来得及歇口气,又一个箱子需要查找电子烟,这次伍湘兰用时稍长,表面的衣物口袋翻遍没找到,最后从箱底一个手提包口袋内翻出来。

“常见的违禁品有打火机、充电宝、单放的锂电池、电子烟等,其他物品如压缩气罐、玻璃胶、自热锅、500毫升以上的发胶等也都不能带上飞机。”伍湘兰说,机器对违禁品进行初步识别后,还需要人工核实,锂电池还要看是单独放置的还是安装在设备里,有的物品比较相似,比如录音笔特别像打火机。

在开检的同时,还会有各种突发事件需要处理,比如行李上有挂锁无法顺利打开,需要联系旅客去登机口拿钥匙;行李开箱后离航班起飞时间太近了,伍湘兰便放弃传输带运输,直接小跑200多米,将行李送到最后的装车处。对于伍湘兰而言,这些情况她早已处理得游刃有余,只为让行李顺利地装上飞机。

■ 心中有个航班起飞时间表,下班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家

每次开箱查验前,伍湘兰都会看一眼箱体上的航班信息,飞机提前40分钟要截载,她要根据紧急程度来安排开箱次序,优先查看临近起飞航班的行李箱。

在伍湘兰心中有一张时间表,什么时间点有什么航班,她大致有个数。“17时的航班是去海口、17时10分的航班是去浦东、17时25分是去兰州、17时50分是去成都……”记者随机问了一个小时内的航班,伍湘兰立刻就答了出来。

“也不是特意去记的,每天开箱看的航班信息多了,自然就知道了,遇到加开航班或者新开航班的时候,会多留意变化。”伍湘兰说这样的好处是自己可以预判到哪个时间点可能会忙,可以提前安排时间,利用间隙吃饭喝水休息下。

记者在现场的一个多小时,伍湘兰手脚几乎没停过,不断地弯腰、起身、弯腰,重复地开箱关箱。戴着防护面罩和口罩的伍湘兰,脸和耳根早已变得通红,露出的部分发丝也汗湿了。“这几天都比较忙,最忙的是2月19日,那天开箱查验了108件行李,节假日的工作量是平常的两三倍。”伍湘兰说。

从早上6时上班,直到最后一班出港航班起飞,伍湘兰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下班的时候都是赶着坐最后一班地铁回家。“有没有觉得这项工作枯燥无趣?”记者问道,伍湘兰摆摆头说:“习惯就好了,干熟练了也不会觉得很累。在这里,我和其他公司的开检员相处也挺愉快。”

伍湘兰干开检员6年了。在她之后,其他航空公司也派了开检员过来,伍湘兰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别人忙不过来的时候主动帮忙。

“这是一项辛苦又很需要细心耐心的工作,伍湘兰性子慢也比较内向,做这份工作,她能沉下去不浮躁,用心做事,得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技巧。”地服部的同事说,这样幕后的岗位也能干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