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冯江)2月22日,从位于蔡甸区的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获悉,在春节过后的首次野外鸟类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在鸭垸湖湖畔浅草滩芦苇丛旁,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背隼踪影。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核实辨认后,确认该小型猛禽是灰背隼无误。同时,经沉湖国际重要湿地鸟类物种名录核查,确认灰背隼为沉湖湿地的新增物种,第272号鸟种记录完成。
灰背隼,体型偏小的猛禽。雄鸟头部棕色,头顶深灰色,上体蓝灰色,有细的黑色纵纹。尾蓝灰色,尾端有狭窄白色带。雌鸟和亚成鸟上体褐色,有白色眉纹,喉部白色,下体偏白,有粗大棕色纵纹。
这种鸟类栖息于开阔的沼泽、草地等处。飞掠地面捕食小型鸟类、昆虫等。当发现合适猎物时,会锁定目标,持续紧紧追击。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非洲北部、北美洲和南美洲北部。武汉过往观测到该鸟记录为2010年12月、2011年12月、2015年12月府河;2016年10月阳逻。在沉湖湿地尚为首次记录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