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永乐:资本注入,激活濒临倒闭的“老字号”

湖北日报 2022-02-16 08:2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王玮

编者按

2021年,十堰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117亿元,占GDP比重达51.6%。

而在2016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574亿元、40.2%。

作为一个传统工业城市,十堰市的服务业何以发展迅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该市3家服务业头部企业,探寻背后的规律。

这个春节,五堰商场收银员郝敏体会到了久违的忙碌。

五堰商场位于十堰核心商圈,原名五堰百货商店,1973年开业,是十堰第一家综合商场。郝敏在这里工作20多年,经历过门庭若市的辉煌,也经历了2020年商场濒临破产的窘迫,“工资发不出来,商户要退出,人心惶惶”。

2021年4月,湖北寿康永乐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对五堰商场的重组。大品牌的注入让“老字号”重焕生机,五堰商场销售额逐月攀升,今年1月,日营业额近60万元。

2月11日,除夕以来只休息2天的郝敏说:“累,可心里踏实。”

“留住十堰人的记忆”

2020年4月,五堰商场向十堰中院提出破产申请。8月,十堰市组成工作专班,启动“预重整”程序,引进投资人。

寿康永乐第一批接到邀请。

该集团是十堰的“商业航母”,总资产20亿元,门店300余家,商业面积超5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超40亿元。

要不要出手?寿康永乐内部意见不一。

困难显而易见:五堰商场负债约12.58亿元,经济诉讼数百起;人员臃肿,分流压力大;周边环境复杂,存在法律纠纷。

董事长王国华一锤定音:“五堰商场承载着十堰人的记忆,我们要留住这份记忆。”

当时,十堰市招商引资团队邀请武商集团、大洋百货、苏宁电器等近10家大型企业参与招投标。最终,寿康永乐胜出。消息传出,入驻商户、消费者看到希望,五堰商场当月销售额环比增长22%。

2020年8月,寿康永乐向五堰商场注入首笔5000万元资金,用于偿还债务。500余名供货商、小额集资人的债权清偿率达90%。去年3月,寿康永乐再次注资1亿元;4月,十堰中院裁定,五堰商场重整完成。

“投资人的注资与品牌注入,保障了供货商、债权人的权益,给了大家信心。从长远看,利于商场后续发展,也对整个商圈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十堰市工作专班负责人说。

改变从“滑滑梯”开始

刘彩霞在商场负一楼经营童装。她说,寿康永乐入驻后,商场变化很大。

五堰商场地处十字路口,一侧是五堰北街,一侧是香港街。以前,五堰北街的入口较窄,去年下半年,商场对入口进行改造,加装电梯;在香港街方向增设下行通道,直达负一楼,通道一侧还架设一个滑滑梯。“好多小孩一滑而下,人气增加不少。”刘彩霞说。

黄丽原在商场办公室工作,去年下半年,商场实行“小后勤、大一线”改革,她和百余名同事换岗到一线,在服务台担任质管部主管。“到岗第一天,拿到厚厚的一线员工手册,怎么微笑、怎么接待,要多细致有多细致。”

去年下半年以来,黄丽参与了5个主题营销活动,包括十堰市青年歌手大赛、少儿3对3篮球挑战赛等,严格执行“三声”服务:客人来了要有迎客声,接待中要有介绍声,客人走时要有送客声。“比从前辛苦,但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焕然一新。”她说。

“今年的目标是营业额达到2亿元。”五堰商场总经理任晶介绍,寿康永乐集团制定3年发展规划,将对商场周边实施整体开发,扩大营业面积,增设停车场,“让五堰商场重新成为整个商圈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