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民宿汤池”、与世界共奏“冰与火之歌”、“博物馆里过大年”…… 2891.98亿元!当春节长假遇上冬奥

武汉晚报 2022-02-09 08:54

游客用手机拍摄生肖虎灯。 殷立勤 摄

福虎金饰成黄金品牌开年卖点。

当我们还在回味冬奥会开幕式的中国式浪漫、还在追问可爱的“冰墩墩”去哪里买时,7天的春节假期也画上圆满句号。

这个难忘的春节假期,很多人再一次就地过年。不同的是,春节遇上了“冬奥”,冰雪游火爆,旅游年味更浓。

2891.98亿元!

这个项目你参加了吗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

春节假期,探亲访友、都市休闲、乡村度假、冰雪休闲成为市场主流。近程自驾游、亲子游、主题公园游、冰雪游等短途休闲活动增量明显,“包个小院儿过大年”成为时尚。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虎年春节超八成游客选择在本地逛景区,本省景区门票占比高达82%。其中,北京、上海、无锡、重庆、成都、广州、苏州、西安、开封、南京的游客最爱在家门口逛景区。从年龄来看,80后人群最多,占比近五成,90后占比约三成。

“民宿即目的地”“泡民宿汤池”成为假期家庭游、亲子游重要方式。途家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整租小院或别墅的民宿订单交易额同比2021年春节上涨五成,带着全家包小院儿感受当地的年味儿,在这个春节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最火热的现象。

北京怀柔六渡河卷云小院民宿房东朱先生告诉记者,自家有一个240平方米小院,可住8-10人,本来打算自己住,但去年京郊民宿市场火了以后就对外出租,春节期间价格5000-6000元,但依然十分抢手。

“冰雪运动”成虎年春节新风尚

当激情的中国红与洁白的冰雪相遇,“火花”和“雪花”的碰撞注定让古老的年味有些不同:“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人留下了新年与冰雪相约的浪漫记忆;有朋自远方来,在表达“一起向未来”美好愿望的同时,中国与世界共奏“冰与火之歌”,共享美美与共的中国年。

这个春节里的一把火,由冰雪运动点燃。“双奥之城”北京的公园冰场人潮熙攘,黑龙江的冰雪大世界霓虹闪烁,全国多地滑雪场“一板难求”……大江南北,中国民众在冰雪运动中欢度红火新年。

“滑雪过年”是虎年春节旅游新风尚。在多个旅游平台上,滑雪景区的搜索热度也比去年高出许多。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周边用户预订滑雪的比例达到85%。而且,随着滑雪配套设施愈发完善,家门口的滑雪场越来越多,每10个选择滑雪的用户,超过8个选择就近滑雪。除了冬奥会举办地北京,以成都、重庆、贵州六盘水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以杭州、安吉、无锡为代表的华东地区,还有以黄冈和神农架为代表的华中地区,都是虎年春节最受游客喜爱的周边滑雪目的地。

这个春节,由冬奥带“热”的不仅有冰雪运动,还有冰雪旅游。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春节迎来一批批“追冷”游客。北极村邮局里,许多游客都会到这里用邮寄明信片的方式“打卡”。村里的一些民宿前,堆起了“冰墩墩”“雪容融”模样的雪人,游玩区新建了与冬奥项目有关的冰壶场、冰球场。

“今年,我们增加了许多与北京冬奥会有关的景观和娱乐项目,给雪乡老字号加上了新元素。”北极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可心说。

到冰雪村庄感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胜景,到冰雪度假区体验冰雪与温泉的“两重天”,到冰雕园领略“冰清玉洁、玲珑剔透”的创意……根据携程数据,今年春节期间,以东北三省为目的地的机票预订同比增长超5成;有关数据显示,虎年春节冰雪旅游相关商品订单量同比去年春节增长超30%。

“博物馆里过大年”

数字技术丰富文旅体验

传统民俗文化有机融入春节活动,文化迎春氛围浓厚。各地张灯结彩,扮靓古村古镇,年画、春联、窗花、庙会、龙舞、狮舞等年俗元素营造浓浓“年味”,寺庙祈福、非遗体验、民俗拜年等活动深受游客欢迎。三星堆文物上央视春晚掀起博物馆旅游热潮,“博物馆里过大年”逐步成熟并形成品牌。皖北乡村市集轮番上演精彩节目,淮南寿县大鼓、宿州泗县泗州戏、太和狮子灯等表演,吸引众多周边游客。福建各地围绕“福”文化开展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

数字技术丰富文化和旅游体验,智慧旅游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开展云展览、云春晚、云讲座、云演艺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服务活动。陕西推出“云享文化·健康过年”线上文旅惠民活动。济南组织开展“云赏泉城 云游济南”系列线上活动。河北、山西、上海、江苏、贵州、云南等地强化智慧旅游技术应用,方便游客通过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和OTA平台,一站式获取预约、限流、疫情防控、管理服务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引导游客错峰出游,实现科学管控、智慧限流。

春节档总票房超60亿元

虎年电影春节档正式落下帷幕。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2022年春节档(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35亿元,位居影史同档期第二。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领跑,《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熊出没·重返地球》《四海》《狙击手》分列春节档票房榜二至六位。

今年春节档的新主流电影并不拘泥于“头部”大片。张艺谋和张末导演的《狙击手》以小见大,以独特视角呈现抗美援朝战争,戏剧张力很强;文牧野导演的《奇迹·笨小孩》则聚焦发生在新时代深圳的创业故事,以“小人物”的奋斗精神搭配高浓度情感元素,影片对亲情、友情的朴素表达获得诸多好评。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认为,《狙击手》《奇迹·笨小孩》完成度都很高,是技术精良、叙事生动的作品。两部影片关注个体在大时代中的命运,既有枪对枪、子弹对子弹的残酷,也有关于生命和生存的探讨,为今后新主流电影的创作提供了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不少观众表示,今年春节档影片题材多样、类型丰富,可选择性较强,走进影院观看电影已成为他们丰富春节假期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选项。

喜剧片和动画片历来是春节档重要的影片类型,今年也不例外。其中,“喜羊羊”和“熊出没”两大国民动画IP题材成为春节档动画电影的“主力”,并且在系列影片已有基础上寻求新突破,给观众带来崭新的观看体验。

影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走起“体育风”,讲述动物世界的热血篮球赛。《熊出没·重返地球》则将故事搬上外太空,并且加入了星际冒险、机甲对战等诸多科幻元素。从故事设定到表达方式,两大动画IP都在不断创新中达到更好与观众进行“对话”的效果,将好口碑转化成了票房佳绩。

虎年“虎经济”走俏

靴子上的“猛虎出山”、衣服上的“萌虎拜年”、酒瓶上的“福虎献瑞”……虎年春节期间,记者走访零售市场发现,各类商品纷纷披上“虎皮”,琳琅满目的虎元素相关产品摆在商店最显眼位置,受到消费者青睐,引起选购热潮。

即使春节假期,广州北京路商圈仍然游人如织,在红色、金色新年装饰的映衬下,更显生意红火。为了抢抓开年商机,一些商场推出虎年创意市集,将传统食品、装饰品和文创产品与形态各异的虎元素相结合,萌发新商机、打造新卖点,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选购。“春节假期前后的销售情况都很不错。老虎的形象可塑性比较强,可萌可凶、可传统可新潮,能打造出各个年龄段都喜欢的产品。”创意集市工作人员肖女士告诉记者。

深受年轻人喜欢的国潮、文创、盲盒等产品也纷纷蹭起虎年热度。在广州联合书店的文创区,艺术家将老虎形象融入原创IP设计,便携麻将、解压神器、虎头摆件等占据橱窗C位。广州市民高小姐拿着一个虎头挎包爱不释手,她表示,春节期间很愿意买一些跟生肖有关的产品,“现在的生肖产品都既有设计又有创意,很贴合青年人喜欢的点,所以看到喜欢的都愿意去买”。

生肖酒市场同样火热。多家酒企纷纷推出虎年生肖酒,相比普通品类,生肖酒价格普遍更高,但依然受到消费者欢迎,成为不少人投资和收藏的热门选择。

年轻人春节娱乐有新招

春节假期,各类密室逃脱、剧本杀游戏和Livehouse里,都活跃着年轻人的身影。

“大家聚在一起玩游戏,参与感很强,不仅妙趣横生,也蛮考验智力。”“95后”小赖说,充满社交性和体验感的各类桌游,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过年娱乐的选择。

这个春节,冬奥会的举办还带动了“Z世代”冰雪消费热。飞猪数据显示,“00后”春节冰雪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80%。疫情防控下,冰雪游呈现本地化、小半径特征,3小时路程内的“家门口”滑雪备受青睐。

年轻人过春节的同时,也把新的消费理念“安利”给家中长辈。手机、智能手环、VR眼镜……来自“Z世代”的“孝心年货”,正在带动更多“银发族”共享数字生活。

数据彰显消费升级趋势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消费旺季。今年春节假期,节日经济红红火火,多项消费数据亮眼,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恰逢北京冬奥会开幕,今年春节假期,冰雪消费异常火热。小红书发布的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用户以发布滑雪体验打卡、滑雪照片为主,今年用户在冰雪主题发布上呈现“全面开花”的状态,用户分享的内容增加了滑雪经验分享、滑雪装备分享及测评等,而滑雪场介绍、雪票购买、雪场住宿和美食等,也是用户分享的热门主题。

专家指出,春节消费市场“虎虎生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各地应乘势而上扩大居民冰雪消费、大力提升文旅休闲服务供给、进一步激发智慧零售新活力、有效拓展县域乡村消费、积极发展绿色消费等,以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科技日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