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日讯 大年初二,室外细雨纷飞,武汉市内各文博场馆却人流如织、气氛红火,不少市民全家出动,用观展、参加文化活动等方式过一个特别的年。
江汉关博物馆迎来“小高峰”
大年初二,江汉关博物馆迎来观展小高峰。 见习记者侯钰倩 摄
大年初二上午飘着小雨,但江汉关博物馆门口仍已驻足了十几名游客排队扫码,准备进馆参观。春节期间,江汉关博物馆分别推出《虎跃龙翔——中国虎文化百馆联展》《江汉关的故事》《美丽江城我的家——廖昭同摄影作品展》主题展、《钟声里的故事 记忆里的武汉》网络知识竞答,线上线下共同联动。
携老扶幼一家子来江汉关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不在少数,当天上午11时,进馆观众迎来了一波小高峰。罗先生一家四口于除夕当天驱车从随州来到武汉,酒店就定在江汉路附近,江汉关博物馆是这次短途旅程的最后一站。“新年的展览很全面,将虎年元素、武汉元素、江汉关这三方面都展示了出来,看不完还能在线上回顾。”罗先生说。
游客们安静观展。 见习记者侯钰倩 摄
“1911年的汉口江滩也有这么多人呢!”游客邱先生正指着墙上的照片向妻子感慨。夫妻俩住后湖,今年过年,二人决定在市内好好逛一逛。邱先生说:“虽然不是第一次来江汉关,但它的历史我也是第一次了解。”今年是江汉关设立160周年,江汉关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着力打造特展《江汉关的故事》,共展出文物100余件,吸引了众多老武汉居民的关注。同时,线上推出的《钟声里的故事 记忆里的武汉》网络知识竞答活动将持续至2月9日,让大家在与家人团聚的同时,增长新的知识。
聆听讲解开心留言,市民纷纷祝福祖国
在武汉博物馆,市民游客聆听讲解员讲解。
大年初一,千余人走进武汉博物馆,选择在这里度过新年第一天。春节期间,除了常设展览外,武汉博物馆还推出了“春风裁月——武汉博物馆藏扇面书画艺术展”“宋窑遗珍 湖泗风华——武汉湖泗窑址群出土文物及标本展”“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戏曲历史文化特展”等多个富有地方历史特色的展览。
此外,为配合展览,展馆推出“探秘湖泗 瓷艺妙想——武博迎新春体验活动”“虎年话虎 巧虎迎春——武博新春民俗亲子体验活动”“虎年集福 虎虎生威——生肖集福活动”等系列体验活动,为观众们提供丰富、多元化的深度沉浸式观展体验。
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观众聆听讲解。
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犹记峥嵘岁月稠——宣传画中的家国情怀”特展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之下,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宏伟画卷。众多观众纷纷留言,深情祝福祖国。据了解,每天14:30,该馆都提供免费定时讲解服务,由讲解员带领观众详细了解展览内容和文物展品。
武汉中山舰博物馆春节期间启动猜灯谜活动。
灯谜贺喜,年画迎春!在武汉中山舰博物馆,大受好评的“猜灯谜”活动受到观众朋友们的火热参与!配合“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展”,博物馆将把灯谜的内容换成了年画。大年初一,博物馆内年味浓浓,游客们纷纷拍摄灯笼上的年画图片,在展厅中寻找该年画的正确名称。
线上线下齐发力,市民过个“文化年”
春节期间,全市公共图书馆、群艺馆、国有博物馆对外开放,线上线下精心安排丰富的文博展览和社教活动,陪伴市民过大年。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发现,观众多以家庭为单位专程到纪念馆欢度文化年。观众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指引进行体温检测、主动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预约入馆参观。
各大场馆同步开启线上活动,与市民“云”互动。武汉少年儿童图书馆《春光万道·虎威千山——虎文化主题展》展览暨有奖问答活动、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武汉路名之最》系列短视频、武博“寻访武汉老街 悦读城市故事系列视频”、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品读红色家书 感悟先辈信念 弘扬优良家风”线上社教活动、“听钟声悠扬,忆峥嵘岁月”2022年江汉关博物馆网络知识竞答活动等,都吸引不少市民线上参与。
(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见习记者侯钰倩 通讯员武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