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
通讯员 万建国
实习生 董彦希
1月31日大年三十,晚11点,当人们都围坐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沉浸在阖家团圆热闹时,在武汉黄陂钓台道新客运中心公交枢纽站,一名身穿公交制服、步履蹒跚的充电管理员开始紧张忙碌:只见他先是推门上车,查看、记录剩余电量,然后启动车辆,缓缓倒进一个腾空的充电桩位,停稳下车,再一路小跑来到车尾,熟练插上充电枪,转身观察充电情况,确保安全无误后,再走向另一辆公交车......
他叫吴庆军,今年52岁,武汉公交295路的充电管理员,和大多数公交人一样,为了确保城市正常运转,春节期间,他选择独自守岁,只为新年第一班车正常运营。
吴庆军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家住黄陂区前川街。在武汉开了13年公交车,一直都保持着“三零”(零事故、零投诉和零违章)记录。因每次运营、服务,他都非常沉着冷静且一脸和气,即便是碰到有故意刁难的乘客,他从来也是会先说一声“不好意思”,然后再轻言细语地解释、说明。一次运营途中,车上一名6岁小男孩休克昏迷,吴庆军冷静处置,掐人中急救无果后,当机立断加速,最终将病人安全送到黄陂区人民医院。为此,同事都亲切地叫他“冷静哥”。去年5月,295路全线更换新能源车,因他处事冷静、事无巨细,线路批准他转岗,做了一名新能源车的充电管理员。
岗位在变,一心为民的初心不变。295路由黄陂前川开往汉口,全程74公里,时常堵车。每晚8点,吴庆军会提前到岗,实地查看充电站内桩位使用、车辆停放情况。再根据线路出车计划,有序安排车辆停车充电,争取在早开班前,42台车都“满血复活”,作为一名老司机,他处处想的是如何履职尽责,既保障生产一线节日出车,又安全生产、节能降耗。
23点,春节联欢晚会进入高潮,黄陂周边乡村还燃起了绚丽烟花,顾不得欣赏美景,吴庆军正式开始工作,只见他快步走上车厢,将车启动,有序停放至充电桩位,确保安全无隐患,插上充电枪,再检查一遍充电电路安全,再走向下一辆公交车......“冬季气温低湿度大,而公交充电都是高压电,因而,丝毫不能马虎。”吴庆军说。
凌晨1点,经过两个多小时忙碌,第一组、14台车全部满格电,吴庆军又马不停蹄地将车辆牵出、按次日排班有序停好后,再将另一台车倒进充电桩位,插枪充电......虽然,气温低下,腰部旧伤隐隐作痛,但吴庆军依旧咬牙坚持,来回忙碌,因为,在他心里,他一直都为自己是服务于民的公交人而深感骄傲与自豪。
清晨5点,等所有车辆都“满血复活”、有序停好后,吴庆军这才拖着疲惫身体回家,而此时,街上已满是“新年快乐”的祝福声。
1月31日大年三十,晚11点,当人们都围坐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沉浸在阖家团圆热闹时,在武汉黄陂钓台道新客运中心公交枢纽站,一名身穿公交制服、步履蹒跚的充电管理员开始紧张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