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公办学位9983个、近20万学生学会游泳……海口教育2021年答卷来了

南海网 2022-01-28 19:55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1月28日,记者从海口市教育局获悉,刚刚过去的2021年,海口在学位供给、教育服务、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再上新台阶。让我们通过一组组数据了解海口教育系统写就的办人民满意教育答卷。

五指山市南圣中心学校学生在进行查字典测试。学校供图

1、党建领航教育

6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惠海口学子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海口市教育局坚持筑牢党建堡垒,以党建领航教育中心工作发展,各区教育局、各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五育”相结合,共同传承红色信仰。

海口市中小学生安全应急综合演练基地建设、校园食品安全、校内课后服务、引才提质、引导中职学校实习和就业、关注儿童口腔疾病防治6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其中,海口市中小学生安全应急综合演练基地已经建设完成,该项目总用地面积达4134平方米,总投资3200万元,演练内容涵盖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演练、自然灾害逃生等。

海口市教育局还完成了包括全市初中阶段学校AED自动除颤仪安装以及部分公办普通中小学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在内的三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2、“双减”落地生效

118所学校启动校内课后服务

海口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二年级学期末乐考嗨翻天主题活动。记者 曹志 摄

截至2021年12月底,海口市235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建立了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

海口市教育局“双减”办主任林道圣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118所学校已全部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应开尽开”,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99.45%,教师参与率98.63%,各项指标均达到教育部指标要求。

为保障“双减”工作的实施,海口还建立起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制度,明确收费标准,课后服务费每生3元/课时,并向社会公开遴选出98家非学科类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服务,丰富学生选择。与此同时,海口市教育局还通过主办各类赛事,营造“双减”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艺术的爱好。

3、提升学位供给

6个项目投用,新增公办学位9983个

近年来,海口不断加大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投入,稳步提升学位供给。

“海口共完成6个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公办学位9983个。”海口市教育局发规科科长王鹏介绍,2021年,新增教育项目包括: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海口市椰海学校,海口市教育幼儿园改扩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海口学校初中部(二标段),面前坡学校、面前坡幼儿园新建综合楼,城西小学新建综合楼,有效缓解了学位压力,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

这一年,海口市教育局共受理328件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申请,其中根据人才申请意愿安排到民办学校52人,公办学校228人,转学48人,申请人数较2020年增加19%。

4、推进智慧招生

7万余人线上申请学位 平均用时2分钟

“引入智慧招生,就是为了让数据多跑腿,家长少跑路。”海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赵晖介绍,为了进一步方便家长,依托大数据平台,市教育局今年继续开展“智慧”招生工作。

据统计,2021年海口市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新生共7万余名学生家长通过线上申请入学,平均用时2分钟。2021年,海口市各学段均实现线上入学申请。此外,2021年海口民办学校首次摇号招生,进一步推动“公民同招”落地。

海口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以“两为主”安排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12896人,占比91.08%;科学编制29所高中学校17810个招生计划,合理分配6所“省一级学校”2826个指标到校计划,公平公正补录52名考生,促进“阳光招生”。

5、优化师资结构

校招人才70%以上为研究生学历

“招才引智”是海口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2021年以来,市、区教育部门多措并举,共招聘1168名教师。”海口市教育局人事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年,海口通过骨干教师选调、校园招聘、学校自主招聘等方式,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在招才引智过程中,海口市教育局越来越重视对师资品质的筛选,2021年选调教师中,一级教师占比100%;市教育局赴3所高校招聘,录用107名优秀教育人才,其中研究生比例占70%以上;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以及上海世外海口学校自主招聘,利用办学资源优势选用和培养优秀教师。

海口市教育局主动加强交流,提升业务水平,组成考察团,前往深圳、广州、珠海等3地进行调研学习。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海口市教育局还组建党史宣讲团,开展进校宣讲,共培训教师人数21600人次。

6、铺开素质教育

19.4万名学生学会游泳

2021年,海口市教育局对现阶段4-9年级202667名在校生开展游泳培训,共19.42万名学生培训合格,合格率达到95.8%,超过省教育厅的要求,为全省最高。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建成37个泳池,实现乡镇泳池全覆盖,进一步推动乡镇学校游泳教育。

截至2021年,海口市帆船帆板运动项目在11所学校落地,越来越多学生可在课余时间“乘风破浪”。

全市还创建了8个美育名师工作坊、23所“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推出了竹竿舞、篆刻、民族民间美术和中华传统射艺等大批富有海南特色的传统艺术特色课程,4所中小学校被评为全国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50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全面铺开素质教育。

7、完善服务体系

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年,海口加速推进集团化办学。

海口市教育局目前已完成前期摸底、调研,将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指导试行组建以市直属优质学校为核心学校,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为成员学校的教育集团,通过“核心学校+农村学校”“核心学校+薄弱学校”“核心学校+新建学校”等模式,实现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学期间,双方学校将优化管理,互派管理人员和教师,促进师资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到2025年,全市纳入集团化办学管理的学校占比将达到50%。

“以优质学校为教育集团核心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迅速提升薄弱校、农村校、新建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成员校打造成新的优质学校。”海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说。

8、创新职教模式

挂牌439所社区教育学校

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海口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造终身学习氛围。

在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的指引下,海口市教育局鼓励各学校与企业共建专业,支持免税、跨界电商、医疗、康养、文化演艺、文物修复和鉴定等领域专业建设。依托优质中职教育资源,海口进一步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健全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办学网络。2021年,海口挂牌成立了区级社区教育学院4所、乡镇(街道)挂牌设立社区教育学院分院43所、社区(村、居委会)挂牌设立了社区教育学校439所,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技能。

9、落实教育资助

学生入学“零”掉队

海口完成划拨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26317.89万元,向全市28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生提供免费教科书,拨付免费作业本资金734.96万元;资助困难寄宿学生4893人次、资金340.15万元,资助困难非寄宿学生13352人次、资金358.15万元。划拨高中助学金399.17万元,高中免学费135.05万元,中职助学金342.2万元,中职免学费4659.44万元。审核并拨发学前“三类”幼儿资助4607人次,发放金额共计299.455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共受理申请3465名,审核通过3448名并签订贷款合同,金额2739.9169万元。

海口市教育局落实“两免一补”,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补助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补贴,全市中小学无一人因困难辍学。全市教育系统千方百计保障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个别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进校就读的学生,相应学校采取送教上门方式,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