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青年一紧张就倒地“失忆” 原是血管迷走性晕厥

湖北日报 2022-01-27 19:23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通讯员丁燕飞)28岁小伙10个月内突然倒地3次,醒来短暂“失忆”,茫然不知所措,全家以为患上“怪病”。近日,武汉医生通过做无创试验终于断了“悬案”,接着以手术解除了病痛。

小黄是武汉人,在某单位做宣传工作。去年4月,小黄在某医院输液时因扎针太紧张,突然晕倒在地,过了两分钟苏醒,醒来像换了一个人,完全不知自己为什么在这里。没等一旁的妻子问明白,“失忆”的小黄再次倒地,约数十秒后再度醒来,伴随心悸。因当过兵,身体不错,他以为是疲劳所致,没太在意。今年1月11日,小黄在办公时发生了第三次晕倒,醒来满头大汗,胸闷心慌。“我为赶文件连续坐了四五个小时,猛地起身,眩晕感就来了,像坠入梦境,醒来又如电脑重启,认不出周围的环境。”警觉的小黄遂奔赴某院急诊科,做心脏彩超、CT,但并未见异常。经朋友推荐,他又赶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晕厥门诊求医。

医生告诉他,不明原因的晕厥有很多种,现已排查了脑部疾病等,那么心脏方面最常见的便是血管迷走性晕厥(VVS),需溯源,可靠的诊断方法便是无创的直立倾斜试验。待小黄平静后,医生让他平躺在了一台可控的检查床上,被动迅速倾斜60°至80°角,以诱发晕厥,果然——诱发了4.4秒的窦性停博,晕厥发作时心率及血压明显下降,最终确诊为血管性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

医生解释,心跳就像汽车发动,靠油门和刹车控制,交感神经像油门,白天让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应对日常活动,迷走神经则像刹车,在夜里让心跳减速,血压下降。而小黄迷走神经过于亢奋,外围血管扩张导致血压过低,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

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鲁志兵教授介绍,一直以来,VVS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很多地方采用起搏器植入,但考虑到小黄还年轻,预防性植入起搏器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团队分析讨论,决定选用最新的治疗手段:心脏迷走神经节射频消融术。鲁志兵教授耐心与小黄沟通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小黄心里的石头落地,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1月25日,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医生将一根细小的消融导管沿患者大腿上的血管送入心脏,在临时起搏的保护下,对心脏内若干区域进行射频消融,既达到手术目的,又保证了术中安全,而伤口仅有针眼大小。术后,小黄恢复良好,心脏不适也消失,于27日出院。

医生提醒,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一种预后相对良好的疾病,但晕厥反复发作可降低生活质量,引发意外。当有晕倒前兆,如头晕、黑朦,可改变体位,蹲下或平躺以缓解症状,避免跌倒、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