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6日讯(记者晋晓慧 通讯员邹卉 赵丽)寒潮来袭,东湖梅园中的梅花却傲霜绽放。26日,长江日报记者踏访东湖梅园,园内梅花已盛开40%,春节期间迎来最佳观赏期。
东湖梅园四成梅花已绽放枝头。记者詹松 摄
春节迎最佳观赏期,盛花期或持续至元宵节后
26日上午,走进东湖梅园,成片蜡梅芳香扑面而来,古梅大道上,来自梅花的幽香也随着空气飘散开来。在雨中,梅花花瓣上积着雨水,精神抖擞绽放枝头,淅淅沥沥的小雨没有阻碍游客脚步,不少人还特意打着透明的花瓣伞,在梅花树前拍照留念。
游客撑伞游园赏梅。记者詹松 摄
占地800余亩的东湖梅园作为武汉著名的探梅胜地,每年花开时节都会吸引了不少前来赏梅、咏梅、画梅、摄梅的游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这里不仅成为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更有梅花品种340余种,种植梅花2万余株,其中国际登录品种163种,无论是定植梅花数量、拥有梅花品种,还是梅花科研力量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江润清介绍,“二梅同赏”是目前东湖梅园花开的最大特色,“蜡梅相对往年开花延迟,梅花却提前绽放,目前园内蜡梅全部盛放,梅花开花率40%,粉红朱砂、粉皮宫粉、小绿萼、三轮玉蝶等较为少见的梅花品种均已绽放,春节期间将步入最佳观赏期,预计盛花期将持续至元宵节之后。”
东湖梅园呈现出蜡梅、梅花“二梅同赏”景象。记者詹松 摄
“每年冬天我都会来东湖梅园看看梅花,这对我来说是一种仪式感。”游客吴女士早早前来赏梅,“特别是雨天赏梅,更让人感受到梅花的风骨和气韵。在许多人眼里,冬天是很萧瑟的,没什么生机,但梅花在最冷的季节绽放,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引领整年的百花绽放。看到它们绽放枝头,仿佛就能感觉到,即使是冬天,但所有人心里仍是火热的,有拼搏的勇气,有生活的热情。”
本周或现踏雪寻梅景观,上次出现是4年前
梅花蕴藏着傲雪凌霜的气质。 记者詹松 摄
随着寒潮来袭,本周或于下半周迎来降雪天气,东湖梅园已做好迎接降雪的准备。
自古以来,雪中梅就是无数文人墨客笔中的经典,“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有梅无雪不精神”等,正是因梅花于寒冬绽放的坚毅精神,才成为人们吟诵的对象。江润清介绍,品鉴梅花讲究“四贵”,即贵寒不贵开、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疏不贵密,这也与梅花自身的风骨息息相关。
“在武汉,踏雪寻梅是一种很难得的体验,可遇不可求。”江润清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由于武汉冬季气候原因,下雪天与梅花最佳观赏期常常“擦肩而过”,“一般得经历一段时间的暖冬天气,使得梅花花期提前,再强降温降雪,才有可能遇见。”据了解,上次在东湖梅园出现梅花傲雪场景还是在2018年,且当年梅花开放数量较少,今年或将呈现更美的景观,“广大游客可抓住机会,来此一睹梅花傲雪盛景。”
游客正在东湖梅园赏梅。 记者詹松 摄
春节推出八大活动,东湖梅园邀游客与“梅”同乐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东湖梅园向游客推出八项活动,春节期间,游客不仅能在东湖梅园内欣赏到最佳观赏期的梅花,还能享受丰富多彩的文旅体验。
春节期间,东湖梅园将迎来最佳观赏期。记者詹松 摄
春节假期,东湖梅园设置了造型别致、意义不同的打卡点,邀游客打卡拍照,引进与梅花相关的特色文创产品,如梅花酒、梅花扇、梅花手作等,并于大草坪上放置“东湖之眼”摩天轮微缩景观,并设置“13分14秒”手速挑战,游客有机会领取祈福牌等礼品。初一至初三,萌虎人偶将在园内与游客互动合影,初一至初七还将带来传统舞狮表演。梅园内的大草坪在初一至初三将举办梅花知识大比拼活动,游客随机在问题箱中抽取问题,答对的游客将有机会获得惊喜奖品。此外,元宵节前,东湖梅园邀请游客在东湖梅园内用镜头记录汉服古风大片,优秀的摄影作品将展出。
大年初一至初七,东湖梅园将为游客带来舞狮表演。记者詹松 摄
据悉,东湖梅园票价40元/人次,60周岁以上不满65周岁的老年人、大中小学生(不含研究生)凭相关证件可半价入园;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的老年人凭相关证件免费入园。此外,游客还可在梅园售票窗口购买东湖赏花联票入园游览,不限时,不限次游览东湖梅园、东湖樱花园、东湖牡丹园、落雁景区,全年可游玩楚天台。票价100元/张,须贴本人一寸照片后方可使用。
东湖梅园工作人员温馨提示,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为保障游客的游玩安全,在进入东湖梅园前请在“游湖北”小程序上进行预约,向工作人员出示预约码、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体温检测异常人员谢绝进入,游玩时请全程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