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届“楚才”特等奖正式揭晓,12人最后“通关”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1-26 15:56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6日讯 1月25日下午,楚才竞赛委员会公布了第37届(2021)楚才写作大会特等奖获奖名单。经过严格的初评、复评、定评、终评、终审,并进行社会公示和进校走访后,12篇作品通过最后的检验,从6.3万余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获奖选手中,包括小学生9人、初中生2人、高中生1人。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分别走访了12位特等奖获奖选手及其指导教师,了解他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揭秘他们学习语文特别是作文的成功之道。本届特等奖作品很好地体现了楚才倡导的“我手写我心”和“真诚、思维、情趣、审美”的写作理念,或抒写个人成长中的困惑与感悟,或跳出“小我”,关注和思考社会现实问题。采访中,赵王睿璿同学主动向记者“披露”,自己曾参加过“楚才小记者”培训,养成了关心社会、观察生活的习惯,这次获奖作品的题材,就来自前段时间一次坐地铁的经历。

特等奖作品到底是如何“锻造”出来的?一起来听听选手们和他们的指导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第37届(2021)楚才写作大会特等奖获奖名单:

1、钱莞恩  硚口区星火小学三年级《淘气鬼与乖孩子》 指导老师:余旭

2、何悦宁  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四年级《淘气鬼与乖孩子》 指导老师:韩尤丽

3、王健丞  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四年级 《波月洞黄袍偷袈裟》 指导老师:许莉

4、赵王睿璿  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四年级 《社会进步最大》 指导老师:尹秀红

5、何订乐  江岸区育才行知小学五年级  《凌晨两点的武汉》 指导老师:李瑶瑶

6、朱久叶  江岸区育才第二小学五年级  《乡间趣事》 指导老师:孙峰

7、钱思竹  汉阳区钟家村寄宿学校六年级  《颜色的日记》 指导老师:邓红莲

8、郑安悦  汉阳区弘桥小学六年级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指导老师:夏金桃

9、周旭东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六年级  《乡间趣事》 指导老师:王向荣

10、苏慧宁 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营房校区七年级 《网游人生》 指导老师:秦琴

11、刘思妍  华师一美联实验学校九年级  《随你怎么说》 指导老师:张传云

12、梅晓寒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一年级  《夜航》指导老师:王红涛

“小精怪写作文很轻松,因为她热爱生活善于观察”

星火小学三年级 钱莞恩,获奖作品:《淘气鬼与乖孩子》 指导老师:余旭

喜欢看书、听故事,还喜欢做摘抄、写日记,尤其喜欢收集生活中发生的趣事,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写进自己的作文里……小学三年级的钱莞恩是个“小精怪”,脑子里时常会冒出很多奇怪的问题和想法,比如:作业是谁发明的?为什么每个孩子都要写作业?天有多高,云为什么会飘在空中?每一次,父母都会满足她的好奇心,陪她一起找答案。

这次参加楚才写作大会,看到题目《淘气鬼和乖孩子》时,她一下想到小时候,她最喜欢听外婆和妈妈讲她们小时候的趣事,她们不用关在家里,可以走街串巷,可以和邻居小伙伴们扮家家酒,可以爬树和摘冰柱,可以在家里养很多小动物,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好吃的蒸糕和绞糖,真是太有意思啦,她们的童年多么的开心和无忧无虑呀!每次听到这些,她都幻想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童年。于是,她写下了这篇作文。

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也是大家公认的心灵手巧的“小才女”。在学校特色活动展示中,同学们都自制“虎年迎新”——小老虎头饰,她做的头饰特别漂亮,引来众人围观。表演节目时,她戴着自制头饰,边唱边跳,格外出彩。

“她写作文很轻松,因为她热爱生活,善观察爱思考。”语文老师余旭说,班上有些孩子很怕写作文,之所以觉得难,就是因为缺少观察,因此,余旭经常鼓励学生们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作文就是要说自己的心里话,写具体事实,写真实感受。此外,班里还开展了“好书大家淘”活动,让好书在班级中“漂”起来,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在交流和讨论中,学生们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阅读自信,读书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写作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出来。(记者向洁 通讯员杨轶敏)

“那些好玩的班级趣事是我写作的灵感源泉”

光谷第一小学四年级 何悦宁,获奖作品:《淘气鬼与乖孩子》 指导教师:韩尤丽

“楚才竞赛特等奖作品公示时,我发现这不是何悦宁记录在班级‘漂流日志’上的内容吗?那些好玩的班级趣事我们都一起参与了,读着读着眼前就跟放电影一样。”光谷第一小学四年级教师韩尤丽聊起何悦宁的获奖作文,忍不住笑出声,她对记者说文中记录的场景熟悉又亲切。

何悦宁说,自己对于写作有浓厚的兴趣,班级的“漂流日志”功不可没,同学们会将每一天学校里的趣事记录在上面,每次轮到她,她都会尽可能还原场景。

“在看到楚才杯的作文选题时,无数画面浮现在我脑海里,啃得残缺的手指甲、偷看微信公号里的文章、找同学顶罪后心里不安又去找老师承认错误痛哭流涕,还有戏曲社团、班级阅读分享的种种被表扬时的高光时刻,触发了我想要表达的欲望,所以写起来一气呵成,十分流畅。”何悦宁说,班级“漂流日志”为她这篇作文积累了很多新鲜有趣的素材,“我们班上可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就是我的灵感源泉”。

指导老师韩尤丽说,班级里通过“漂流日志”、读书分享、作文互评等形式来提高孩子们的写作热情,何悦宁从来都是最积极的那个,“写作文对她来说是十分享受的事情”。韩老师说,何悦宁比同龄的孩子阅读的书籍要更有深度,比如喜欢看《红楼梦》,书法练习也是楷体版的《红楼梦》原著。何悦宁的家长说,在家庭生活中,亲子阅读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晚上去家附近的物外书店闲读,周末泡“省图”,外地旅游也一定要找寻当地的特色书店……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扩展了何悦宁的视野,积累应对挫折的经验,也让她养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老师介绍,何悦宁还非常热衷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她参加过学校的红领巾舞蹈社团、黄梅戏社团,迎新活动讲解员,校园小导游……“学校里丰富的文化社团活动也为我的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是我灵感的源头活水。”何悦宁说。(记者杨枫)

爱阅读的他让唐僧多了点“人味”

长春街小学四年级 王健丞,获奖作品:《波月洞黄袍偷袈裟,普陀山悟能请观音》 指导老师:许莉

一个章回体标题16个字,王健丞的参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评委会给出如下点评:一个看似平常的“唐僧叒被妖怪抓走”的故事,因为地道的传统章回体小说味道,加上现代寓意的巧妙融合,读起来引人入胜。

在语文老师许莉眼里,王健丞是个阳光开朗的“小暖男”。在平时的学习中,他特别喜欢阅读,也常常跟同学们分享各种故事或话题。他兴趣爱好广泛,除了阅读,他还喜欢运动、旅行、玩乐高。玩起魔方来,他也是顶级高手,曾经在年级魔方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前年初次参加楚才杯,王健丞获得了三等奖,这鼓舞了他的写作热情。这次看到西游记的题材,很快联想到自己平时爱读的《西游记》小说,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和生动形象在他脑海中不断闪回,于是他展开丰富联想,对唐僧的形象进行再塑造,通过唐僧的心理活动凸显取经路上作为普通人不断修行的一面。

连续三年来,长春街小学都有学生获得特等奖,这与学校多年来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密不可分。“学校每学期都会有语文节的活动,”王健丞的指导老师许莉说,在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中,老师们特别注重学生们的“看”“说”“想”“读”等多方面训练,每学期都会不定期开展读书分享、阅读小达人、我是小作家等各种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展示的舞台。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这样无论从习作的形式或者内容上学生们都会受益匪浅。(记者向洁 通讯员杨亮)

楚才小记者”活动锻炼她一双慧眼

鲁巷实验小学四年级 赵王睿璿,获奖作品:《社会进步最大》指导教师:尹秀红

走访鲁巷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赵王睿璿时,她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是楚才的铁杆粉丝,曾参加过“楚才小记者”活动。

赵王睿璿说,2020年首次参加楚才写作大会没能获奖,这让她有点不服气,后来她报名加入了“楚才小记者”特训营。她说,参加“楚才小记者”活动,让她更多地了解了社会,学会了观察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写作能力也大为提高。妈妈还给她订阅了《楚才报》,母女俩一起品读同龄人的精彩作文。

参加“楚才小记者”活动的经历,让她养成了随时随地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本次参赛,她选择了《社会进步最大》这个题目,“因为比赛前的一天,我在地铁上看到了一个宣传片,讲人民币背后的故事。当时我就觉得很有意思。”这次她将自己与零花钱的故事写进作文里,讲述了移动支付普及后,她的心理变化,加上了自己的思考,显得很有深度。

赵王睿璿的妈妈说,家人特别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天吃早饭时听外婆读《长江日报》的“早安武汉”,让孩子了解经济、社会大事。有时孩子洗澡时,外婆隔着玻璃门读诗,洗完了她就能背下来。

赵王睿璿多才多艺,会钢琴、舞蹈,书法也写得不错,还曾加入鲁巷实验小学啦啦操队征战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19日本啦啦操公开赛,获得小学组技巧亚军。

语文老师尹秀红说,鲁巷实验小学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本“阅读存折”,鼓励孩子们积攒“阅读财富”,这也激发了他们阅读与写作的兴趣。(记者郭丽霞)

每晚睡前要阅读,不然睡不着

育才行知小学五年级 何订乐,获奖作品:《凌晨两点的武汉》,指导老师:李瑶瑶

连续两年参加楚才写作大会,第一次获得三等奖,这次斩获特等奖,何订乐认为两位老师功不可没,一位是学校的老师,一位是“家庭教师”妈妈。

在学校里,语文老师每个学期都让他们准备一个妙笔生花本。低年级的时候,用来摘抄好词好句;中年级的时候,具体描写一个事物或一个人的片段描写;高年级的时候,上完课文,会仿写类似题材的小短文。

“核心就是训练对于细节的描写。”语文老师李瑶瑶介绍,该校语文教学有着浓厚的教研氛围,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班级教学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日常中,通过经典诗文背诵、习作展评、读书分享、读整本书、阅读之星、书签制作等多种活动,在班级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而在家里,何订乐有一个像《神奇校车》里弗瑞丝老师一样的妈妈,喜欢让他尝试不同的体验。“妈妈总是说,没有‘体验’是写不出来好作品的。”他说,每天家人都会让他看一些新闻,妈妈还会和他分享、分析报道背后的故事。这次参赛作品的创作思路就来源于一则新闻。之前在网上看到有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爸爸带孩子去工作,结果看到爸爸每天搬砖以供自己上学,孩子幡然醒悟。这看似平实的一则报道,当时带给他的感触和感悟很多。

小伙子的爱好特别广泛,体验过帆船、皮划艇、滑板,擅长游泳、篮球,喜欢静静地画画、阅读。“我每天睡前都会坚持1—2小时的阅读,不看书,就睡不着。”何订乐说,小时候是妈妈帮他选书,从各种有趣的绘本开始,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平时最常阅读的是探险类、自然科学类的书籍,如《格林姐妹》《超级侦探团》《哈利·波特》,他特别喜欢书中脑洞大开的新奇想法。(记者向洁 通讯员沈翱)

每天花10分钟在日历牌上记录“历史上的今天”

育才第二小学立德校区五年级 朱久叶,获奖作品:小学组1号题《乡间趣事》,指导老师:孙峰

上一届初会楚才,朱久叶以《灰太狼的面包房》一文获得一等奖。此番再会楚才,小久叶更上一层楼,一举拿下特等奖。老师们不吝赞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喜欢钢琴,钟情芭蕾,热爱阅读,个性活泼的朱久叶特别健谈,聊及最近在看的《三体》《梦书之城》等眉飞色舞。“好看,我觉得《梦书之城》不亚于《哈利·波特》。故事主角是来自‘诗龙堡’的‘传说雕龙希尔得衮斯特’。诗龙堡里住的是一种直立行走、会说话,而且全都热爱写作的龙族。”她迫不及待地与记者分享,也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利用寒假多阅读。

生活中,朱久叶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小习惯——记日历牌。每天花10分钟,在日历牌上记录“历史上的今天”,比如:名人轶事、重大事件,也会把当日看到、听到的身边趣事写上几笔,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小时候,每天坚持半小时亲子阅读,6岁以后她就开始自主阅读了。”妈妈孙婧告诉记者,她很喜欢看书,也时常写一些评论。每次去图书馆,她都会顺手给女儿带一摞书回家,也不强推哪一本书,而是摆在桌子上由女儿自己挑选。家里的藏书比较多,女儿自己就有一个单独的书柜,从绘本到小说有两三千册。女儿读书很投入,也很容易产生共情,对主人公命运的担心,幼时就表现得很明显:两三岁看《大闹天宫》的动画片不敢看,去看《小美人鱼》的舞台剧下半场被迫提前带她离场,包括5岁多第一次看《哈利·波特》电影,没看完不说,硬是做了大半年被大蛇吃掉的噩梦。

指导老师孙峰对于小久叶的文章风格用了6个字评价:鲜活、童趣、幽默。“好作文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孙老师说,她主张写作不带目的性,有则多写无则少写。班上经常开展“即兴作文”,一只光顾教室的小昆虫、一朵飘到衣领上的雪花,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完后,她再组织学生之间展开互评,大家饶有兴趣地找亮点寻不足,丰富彼此的生活。(记者向洁 通讯员陈捷)

想象力加持随时更新大脑“素材库”

汉阳区钟家村寄宿学校六(5)班钱思竹,获奖作品:《一种颜色的日记》,指导教师:邓红莲

在楚才写作大会中,钱思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用一篇“颜色的日记”描绘了幻境般的异度世界,最终斩获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