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雪静(右)拿出色卡让顾客选择要染的颜色。记者覃柳玮 摄
腊月是叶雪静最忙的时候。
25日上午9时30分刚开始营业,位于阅马场附近的时尚欧洲美发头疗会所就迎来了顾客。与其他的理发店不同,这是一家“无声”理发店。客人先指指点点了一番,又拿出手机打字,简单交流后,叶雪静拿出色卡让顾客选择,随后开始为他染发。
“我更懂得奋斗的意义”
叶雪静是这家理发店的老板,听力一级残疾。她一边接受采访,一边还要招呼顾客。店里打扫得很干净,看不见碎发,也没有异味。
2019年,叶雪静第一次开店,店面在徐东的时尚欧洲花园小区。这是武汉市第一家由聋哑人开办的美容美发工作室。生意越做越好,20多平方米的店面不够用。2021年9月,她把理发店搬到了首义路街道长湖社区云鹤大厦。店面扩大到130多平方米,服务项目也增加了。
林喜平是当天的第一批客人,她家住徐东,当天是特地打车过来做头发的。听说是记者采访,她非常主动地介绍起来:“我是老顾客,一直在她店里理发,他们服务好,技术也好。小叶不简单,我经常拿他们的故事激励我儿子。”据了解,林喜平的妹妹也是聋哑人。“我多照顾一下生意,希望能给他们微薄的帮助。”
今年43岁的叶雪静,17岁就开始打工,在印刷厂、快餐店干了二十几年,做事踏实、细致。2017年,在武昌区聋协和省残联“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项目培训中,叶雪静加入了针对听障人士开办的美发培训助残项目,并顺利通过培训。出师后,她又自费赴青岛继续学习。
2018年,叶雪静参加了湖北省第十届“金楚杯”美业职业技能大赛,和健全人同场竞技,获得优胜奖。在青岛学习时,叶雪静遇到了同为聋哑人的90后小伙王卓超和袁楷桢,3人合伙开始在武汉创业。如今,店里的员工已发展到5名。
叶雪静说:“残疾人创业,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与心血,但只要找准方向,付出努力,总会获得成功。经历过这些,如今我更懂得奋斗的意义。”
“我希望把爱传递出去”
新店经营时间不长,周围的居民还不太熟悉,客流量不大。了解到情况后,首义路街道开始和叶雪静一同寻找经营对策,《武昌就业》和《首义聚焦》等公众号也积极为叶雪静进行推广,长湖社区发动网格员在网格群宣传,街道工作人员甚至带着自己的亲朋来照顾生意。
叶雪静也创建了自己的美发群,通过宣传,目前群友已增长至77人。街道公服办工作人员黄超涵经常手把手教她宣传的方法。“叶阿姨一开始不太会宣传,群里没人说话。我建议她每次做完头发就拍一段视频发在群里,群的气氛活跃了。现在越来越多居民知道这家理发店了。”
叶雪静回忆,多年来她接受过许多像这样的帮助。有的居民会送米送油送被子,家里煮了好吃的也会给她端一碗。她说:“我觉得爱是相互的,我们收到他人的关爱,我也希望把爱传递出去。”
余淑珍是叶雪静在徐东开店时的老顾客。余淑珍独居,儿女不在身边,平时会给叶雪静店里送各种吃的。生活中遇事需要帮忙,她也会给叶雪静发微信或者留纸条。店里谁有空,谁就会去余淑珍家帮忙。王卓超回忆,他给余淑珍做过各种家务,还给她洗过抽油烟机,取过东西。余淑珍有时甚至把家门的钥匙放在理发店里保管。
叶雪静从抽屉里拿出一堆她仔仔细细叠好的纸条,其中有2021年7月4日,余淑珍送来的感谢信。她写道:听说你们要搬走,第一个舍不得你们离开的人是我。因为在我最伤心、最痛苦时给我安慰和帮助的人是你们。
多年来,叶雪静和店员们为武昌区阳光家园、福利院,以及手语园的残疾人提供义剪服务。2020年疫情防控时期,叶雪静和员工们深入多个社区,为100多名居民义务理发,为居家的人们提供便利服务。
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