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观察丨香甜可口的津巴布韦柑橘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1-25 16:23

津巴布韦盛产柑橘。随着《津巴布韦柑橘对华出口议定书》近期签署,来自津巴布韦的柑橘在丰富中国人民菜篮子的同时也将帮助当地减贫惠农,促进津巴布韦农业的复苏与发展。这一举措也是中方落实促进中非贸易,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的行动之一。

来自南半球的津巴布韦柑橘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既是柑橘生产大国,也是柑橘进口大国。柑橘进口峰值曾达56万吨,金额峰值约6.34亿美元。随着国内民众对柑橘类营养丰富水果的重视,我国柑橘需求量不断攀升。2020年,我国柑橘市场需求量为4800多万吨,同比增长6.23%。2021年,我国柑橘需求量将达到5100多万吨。与此同时,我国又面临着土地资源的制约,柑橘产能扩大有限,进口柑橘成为缓解我国市场需求缺口的有效办法之一。

位于南半球的津巴布韦季节与我国气候相反,其柑橘生产季节正值我国柑橘生产淡季。反季节供应将有效缓解我国市场需求紧张的情况。同时,津巴布韦阳光充足,气温宜人,独特的自然条件培育出的柑橘香甜多汁。目前,津常年面向其他非洲国家出口瓦伦西亚橙,脐橙、柠檬、软柑橘和葡萄柚等柑橘类水果,这些产品均深受当地市场欢迎。而且相比其他进口来源国,津巴布韦柑橘有着价格优势,相信物美价廉的津巴布韦柑橘不久会出现在中国人民的菜篮子里。

△位于津巴布韦马佐维地区的柑橘园

减贫惠农促进贸易 双方利好

在2021年11月底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提出减贫惠农、贸易促进等九项工程。由中国海关总署与津巴布韦土地、农业、渔业、水和农村发展部共同签署的《津巴布韦柑橘对华出口议定书》,也是中方落实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增加非洲农民收入的承诺而采取的举措之一。

津巴布韦经济困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津巴布韦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恶化。《津巴布韦柑橘对华出口议定书》的签订则将刺激当地柑橘种植业的发展,增加津农民收入,助力当地减贫惠农,促进津巴布韦农业发展。柑橘出口市场的扩大也能增加津巴布韦政府的税收及外汇收入。外汇对津巴布韦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有了充足的外汇才能稳定津巴布韦的宏观经济,改善津巴布韦国际金融合作状况。

津巴布韦土地和农村部研究与专家服务部门代理主管库塔瓦约表示,津巴布韦柑橘种植企业和农民对向华出口充满期待,目前津方正在对相关出口商进行培训,以达到对华出口新鲜柑橘的要求。津巴布韦《先驱报》在报道中表示,议定书的签订将进一步巩固中津贸易关系,中国柑橘市场的开放将为津巴布韦带来全新机遇,津方希望能够推动更多农产品进入中国。

△津巴布韦农民在收获甜橙

《津巴布韦柑橘对华出口议定书》也将扩大和促进中方在津投资。围绕在津种植柑橘、运输、仓储以及提供化肥、农药等方面,中资公司可进行全产业链投资,扩大中国在津巴布韦的投资。同时,议定书也将促进中国的柑橘种苗、果园管理办法以及中国柑橘种植标准进入到津巴布韦。

中津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津巴布韦曾被誉为“南部非洲的面包篮子”,其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津巴布韦柑橘对华出口议定书》的签订也将为中国与津巴布韦探讨更多的农业合作提供了范本。

中国驻津巴布韦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邹小明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津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借鉴柑橘议定书的范本,中国和津巴布韦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并签订蓝莓、苜蓿、牛肉、猪肉、家禽类产品的输华议定书。这将带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对津巴布韦农业的投资,提高津巴布韦农产品的产量及出口量,帮助津巴布韦实现经济复苏。

邹小明透露,中方近期正与津巴布韦探讨菌草种植项目,通过向津巴布韦输出中国的菌草种植技术为该国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先进的菌物饲料技术也将利好津养殖业发展,能够帮助津巴布韦改善土壤等生态环境。菌草还可以培育蘑菇,为当地民众提供更丰富的食用菌类,增加食物品种。

△中国援助津巴布韦的家禽孵化中心

据邹小明介绍,中国农业专家组还在津成功设立了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试点。为帮助津巴布韦小型农户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提高粮食产量,保证津巴布韦的粮食安全,中国农业专家组在示范村试点将津巴布韦小农户组织起来组成合作社,通过集体力量兴修水利,使用农业机械,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引导村民开展家禽养殖,提高农民收入。邹小明说,以示范村为引领,中国帮助津巴布韦农民采用中国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先进的农业管理办法,从而极大的提高津巴布韦农业生产产量,保证津巴布韦粮食供应的安全,帮助津巴布韦实现减贫惠农。(总台记者 李修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