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喝奶茶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习惯了。不过,现在开车喝奶茶也有一定风险了,喝了也会“微醺”。
“微醺”奶茶悄然入市
1月21日,记者走访几家奶茶店发现,包含“酒酿”“醉”“甜酒”等产品关键词优先显示出来,商品价格基本在30元以内。
茶以知人旗下一款“醉鹤了了”(黄鹤风白酒奶茶)在饿了么平台上的商品描述为含有42°的小黄鹤楼酒。许多品牌长期在售的“酒酿”饮品,也在描述中写出了酒、米酒的字样。
也有品牌详尽地写出了原材料、酒精浓度,并做出了禁止饮用人群,包含其他材料可能引起过敏的风险提示。茶百道的可可甜酒奶茶在平台上标注出乙醇浓度低于0.5%vol。伏小桃旗下的“伏小桃小酒馆”专区,也进行了酒精含量低于0.5%的描述和风险提示。
部分酒精奶茶饮用后,检测会达到酒驾判定标准。有两名志愿者已经超过“醉驾”判定的程度,还有一名志愿者出现了明显的脸红、眩晕等类似醉酒状态。
可见酒精奶茶虽然酒精含量不高,商家主打的也是“微醺”噱头,但饮用此类酒精奶茶后驾车很有可能被检测出酒驾醉驾,甚至引发交通事故。而奶茶的定位可能让部分驾驶者忽视其中含有酒精的事实,进而放松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警惕。
年轻人独爱“微醺”
事实上,不止新式茶饮品牌,如今,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上,各类酒精饮料正在打着“成年人奶茶”的标签花式刷屏。除了奶茶、咖啡,酒精饮料们还与旺仔牛奶、阿华田、可乐等青少年常用饮品混搭。
显然,不少酒精饮料正在借着奶茶等,悄悄潜入未成年人群体。
综上,市场监管等部门有必要对市场上的酒精奶茶销售行为加强管理,相关外卖平台须得落实商品介绍的酒精浓度和风险提示,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营造健康的平台环境。而作为商家的新式茶饮品牌,在销售含酒精的奶茶时一定要尽到介绍与提醒义务。
年轻人“小酌几杯”的需求,正在被越来越多品牌所关注。
武汉首家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在K11扎根。与其他门店不同的是,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引入了酒吧体验,店内除咖啡以外,还供应多款葡萄酒、精酿啤酒、餐前酒以及经典鸡尾酒等。
实际上,早在2019年夏天,星巴克就推出了“气炫冰山美式”、“橘香茉吉托”等含酒精的新品,把浓缩咖啡和酒精融合在一起,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事实上,此前已经有不少品牌在酒的多元化方面进行探索。奈雪的茶、喜茶、可口可乐、星巴克等纷纷跨界推出饮料加酒的新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在2019年,凉茶饮料品牌王老吉推出了一款用刺梨发酵酒和柠檬混搭而成的刺柠吉气泡酒;饮料品牌汉口二厂也在推出了主打低度风味配制酒的新品牌“平行宇宙”。
受酒精启发的风味正在流行。其中烈性酒口味也越来越受欢迎,受酒精启发而产生的风味,如玫瑰红葡萄酒、莫吉托、莫斯科之骡、贝利尼桃子酒、桑格利亚汽酒和波旁威士忌,被用于不同类别的产品中。这些口味在果汁、茶和碳酸软饮中尤其常见。
文/见习记者李伊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