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丨他每天打三份工 只为春节前能还清“欠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1-21 07:20

2022年1月16日,对于南通小伙陈伟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在这一天,他终于卸下了压在身上近1年的“包袱”,赶在过年前,将所有的欠债还完了。去年4月份,陈伟在南京的水果店因经营不善关闭,欠下了顾客八万四千余元。面对欠款,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回到老家每天打三份工还债。

还完最后一笔欠款,陈伟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2019年4月,他在南京经营起一家水果店,最初,因为物美价廉,吸引了不少顾客,很多人都选择充值办卡。

陈伟:我们把利润放到最低,我们就想走一个量来服务,本来我们水果店就是个服务行业,来服务大众化。后来我们一个月那时候,利润有两万多,高的时候三万,因为我们那时候生意真的是不错,特别好。

然而,疫情的暴发,让主攻线下的水果店遭受巨大冲击,勉强支撑了一年多后,2021年4月,实在无力继续经营的陈伟,只能选择关闭水果店。当时,店里有560余名会员,所欠的充值费达14万余元,而陈伟手头的钱只够退还6万余元。

陈伟:他们的年龄,可能跟我父母辈差不多大,甚至跟我爷爷奶奶辈差不多大,所以说他们的一分钱真的是来之不易。以前怎么样辛苦过才享受到现在的生活,你骗他钱,他会很难过。

来自顾客的催款压力让陈伟非常焦急,当时,他也无力负担在南京的生活成本,就向同学借了100元钱,赶回了南通老家。

陈伟:刚开始从南京那边往回走的时候,一路上我就在想这个问题,我说我回去我能做什么?真的想了好久,但是我第二天起来了以后,我就想,我不能在家闲着,我一定要工作,一定要找一些事情来做。

“再苦再累也要尽快把钱还上”

回到老家的陈伟,开始寻找工作机会,为了尽快还上欠款,他恨不得把每一秒钟都安排上工作。从去年的5月份开始,陈伟每天起早贪黑,打三份工连轴转。下面,我们就跟随镜头,去看看陈伟这段打拼还债的时光。

凌晨4点刚过,陈伟就起床了,简单吃一口早饭,他就骑上电瓶车,出发了。

这家餐馆,是陈伟的第一个工作地点。六点左右,他准时上岗,开始整理残羹、洗碗拖地、摆放餐具。

三个小时的时间里,陈伟一刻都不能停歇,这份工作,每个月能给他带来1600元左右的收入。 结束了餐馆的工作,陈伟马不停蹄,赶往一家装修公司。

上午九点半,当大部分人刚刚开始一天的工作时,陈伟已经干上了他的第二份工。换钻头,锯木板,陈伟都已经得心应手。

陈伟:以前没用过,到这边以后老板就教我们,还有同事教我,怎么钻孔,用多大的孔,后来才学到的。

午饭时间,是陈伟一天之中少有的休闲时光。他和工友们边吃边聊,偶尔会露出笑容。

陈伟:以前我是很爱笑的一个人,很跟人聊得来的一个人,然后从那个时候感觉上就不怎么说话,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自己都感觉到自己变了一个人似的。

吃过午饭,陈伟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在声音嘈杂、木屑横飞的施工现场,他要一直干到下午五点多。

做装修工,陈伟每月能挣7千元左右。下班后,他不做休整,又赶到了第三个工作地点:快递站。

虽然已经劳累了一天,但陈伟没有丝毫懈怠,送快递的工作又能让他每月赚上1800元左右。

快递点老板 陈峰:客户要求送货上门,有的时候东西比较大来看,比较重,因为快递也有重的东西,也有三四十公斤的,像他就抢着去送货上门,重的东西抢着去送。

晚上9点,陈伟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踏着星光回到家中。这样的状态,他已经持续了8个月的时间。

陈伟: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我就要现在出去工作,我一定要在今年,我不管怎么样,人再苦再累,我一定要把他们钱今年必须给还掉,我当时就这一个想法。

拼命赚钱的同时,陈伟还精打细算支出,他每个月只给自己留三百到五百元的花销,水果店经营不善以来,他新添置的物品只有母亲给买的几双袜子。

陈伟母亲 顾秀美:你怎么没有袜子洗的呢,他也不好意思讲,不好意思讲没有钱买,挣一点钱要还给人家。

独自在老家打拼的陈伟,时常挂念着妻儿。他每天回到家时,儿子一般都睡下了,只能和妻子简单聊上几句。这段时间,他最愧疚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陈伟:因为今年我一心挣钱还客户的钱,确实是,因为我给自己家里面了,客户就少了一分,可能会少一个人,会少两个人,去还这个钱,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心想把客户放在我的第一位。

以诚为本 以信服人

每天打三份工,而且都是很辛苦的工作。这样的日子,持续了8个月的时间。 可以说陈伟的还债之路,充满着艰辛。陈伟每个月拿到工资后,会立刻赶到南京还钱。当一笔一笔欠账从他的账本中划掉后,他心中的石头也渐渐落下。终于在今年的1月16日,他揣着 八千七百余元,来到南京,赶在过年前将最后一笔欠债还完。而他的还钱之路,在感动人们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善意。

1月16日,陈伟一早便从南通出发赶到南京,在约定的还钱地点,一家一家地联系水果店顾客。

这张欠款单上详细记录着29位充值顾客的信息,欠款金额从10元至1200元不等。

陈伟水果店的顾客近一半都是老年人,为了方便给他们退款,陈伟每月都会准备好现金,现场还钱。快过年了,他特意准备了一些红包。

陈伟:有些钱虽然是几十块钱,但是有的客户看到那几十块钱的时候,他有的时候会不怎么想要。我就不想被他看见,我给他一红包,我感觉就结束了,最快的一个解决方法。

在现场,有的顾客前来只是想当面表达一下关心,看到陈伟拿出钱来,他们百般推辞,甚至“见钱就跑”。

陈伟说,只有把每一位顾客的钱还上,自己才能安心,为了寻找一些联系不上的顾客,他甚至曾求助民警。

陈伟:因为我们店不都关掉了吗,然后我也没办法去找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找,所以说我想请教一下怎么来弄。

还钱路上,陈伟收获了很多来自顾客的善意。得知他的遭遇后,许多朋友也都向他伸出了援手,1月16日,当初借他100元回家的同学赶到了还钱现场。

陈伟同学 陈兴东:他大老远从如皋老家赶到这边来,还所有人的钱,但是我就怕万一不够,我想再次支持他一下,我也希望他能够把这个心愿给了了,在新的一年有一个新的开始。

对于大家的好意,陈伟感激在心,但他还是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还上欠款。在达成心愿的那一刻,陈伟如释重负。他说,自己不会停下脚步,接下来要继续奋斗,好好弥补对家人的亏欠。

陈伟:全家可以一起聚一聚吧,然后吃吃好的。

平凡人的伟大

有信 有情 有义

还清所有会员费,陈伟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他决定从南京回去后把早上洗盘子的工作辞掉,早上就能好好睡个觉了。没有沉重的债务,往后可以多陪陪家人,好好规划一下未来。

说实话,水果店倒闭,有经营的问题,也有疫情的冲击。因为疫情确实对服务业影响很大,大家可以理解。就算还钱,也可以慢慢来还,可陈伟偏偏不怨天不尤人,一声不吭打工还钱,这种“非还不可”“尽快还完”的执拗背后,是这个小伙子的责任与担当,是平凡人身上的伟大闪光。

记者也问过陈伟,为什么每天打三份苦工也一定要还钱?陈伟说,他把老顾客当朋友,一直欠朋友的钱,良心上会过意不去。还钱在他看来,不光是信义,还有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