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园开展反电诈工作。
“投资10万变100万,你是否会心动?”“凡是兼职刷单、不明网贷都是诈骗。”……这是社区民警任明园与辖区居民在微信群里的日常交流。
任明园是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分局王家墩派出所民警,去年10月份以来,她联动社区网格员,整合下沉党员的力量,在微信里组建反诈群组,将原本仅限于小区内部的受众,扩展至快递员、企业财务、房产中介、学生家长等多元化群体,推送反诈宣传内容,让骗子无处藏身。
建圈入群
打通反诈宣传“最后一米”
任明园管辖的机场社区有多个高档小区,一旦有人受骗,可能涉及金额较大,是属地派出所安全管理和反诈防范的重点社区之一。
去年,任明园接手该社区后,联合社区组建、完善各类网格,建立反电诈工作群,将社区志愿者、小区物业经理、楼管、企业负责人、治安积极分子、快递员等介绍入群,将其变为自己的反诈宣传员,定期推送反诈知识和防诈手法,推送本辖区的电诈案例更是起到了以案说法的警示效果,社区志愿者等群友再将反诈信息转发至各自企业工作群、小区业主群和朋友圈,最大限度扩大宣传覆盖面。
在走访中,任明园从居民口中得知,社区内有许多店铺购物会员群,涵盖了社区内不少白天见不着面的“上班族”,于是立即加入其中,从而以点及面将宣传范围进行横向叠加。在她的努力下,她与六成的居民在各圈群中建立直接对话联系,打通反诈宣传“最后一米”。
建群伊始,有居民不理解,觉得麻烦,被打扰,民警多此一举。近4000户,一万多人,任明园就一户户走访,一个个圈群推广。
今年1月,在任明园建的一个圈群里,居民小李(化名)找到她询问,“我在网上购物中奖了,让我打2000元手续费就能领到大奖。”任明园立即阻止,“千万别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十有八九是诈骗。”接着她立即推送了一起相关诈骗案警情到群里,提醒大家防范。
“要不是任户籍及时提醒,我可能已经上当受骗了。”小李回忆起这次经历,仍心有余悸。群里的其他群众看到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都深有感触,纷纷给民警点赞。
据了解,虽然任明园才接手这个社区不到一年,但因为“微”圈群的建立,许多居民都和她成了熟人。
变身“主播”
直播“带货”防诈知识
除了通过建圈进群的方式进行反电诈宣传,每周四下午4时,任明园会准时进行线上反诈宣传直播。
直播中,任明园会与另一名民警讨论最近的案件,同时与网友互动,告诉大家如何识破骗局,骗子常用的话术以及如果发现了骗子该怎么办。
到目前为止,任明园已经直播34场,参与总人数超过15万,她还会针对辖区特点和每周警情通报,推出不同的直播主题。
“例如我们辖区企业多,就会针对公司财务介绍相关的诈骗行为;到了11月、12月的折扣购物季,就会向大家普及如何避免网购诈骗。”
在SOHO城工作的王女士是任明园的粉丝之一,她说,任户籍用大家理解的方式来预防网络诈骗,这种形式很明智。
作为企业负责人,王女士总是关注反诈信息,并要求员工准时收看。就在去年,她的公司财务险些遭遇冒充领导的电信诈骗,在财务人员准备转账时,突然想到任明园和社区民警针对企业开展的专题直播,直播中讲到的真实诈骗案例,并再三叮嘱转账汇款需当面确认,尤其涉及巨额资金转账的。转账前的最后一刻,财务通过电话向老板核实,这才避免了损失。
抓牢重点人群
打好反诈阵地战
“请把手机离近一点,眨眨眼,好,完成。”1月18日,在桂海园小区内,任明园一边指导居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一边介绍:“这款APP能快速发现可疑的手机号、短信、钓鱼网站,提前预警诈骗电话,还可以进行举报。”
2022年元旦刚过,任明园就将辖区内情况再次梳理,圈出曾经疑似遭遇电信诈骗的居民、公司财务、单身独居女性以及热衷炒股的股民这四类人群,对他们开展二次面对面、点对点的精准化反电诈宣传,并帮助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在做好这四类人群的二次宣讲时,任明园还会对其左右邻居进行“连带”反诈宣传。
记者谢冰林 通讯员江龚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