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3》正式收官。
第三季节目职业由律师变成了医生,虽然参与节目录制的实习生简历没有前两季那般光鲜亮丽,但是观众对于这档节目的关注和喜爱丝毫未减。
10期节目的陪伴,屏幕前的观众也被真情实感地代入其中,和医学生们一起成长。从初到医院分诊台的不知所措,到终极考核的面面俱到,实习生们通过节目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8位实习生争夺3个offer名额,心内科、神经外科、肝胆胰外科各自拿下一个名额,刘畅、冯琛、汪苇杭成为最终的幸运儿。
真实性呈现—— 零距离观察当代医疗行业
“医学是散发着荣光的职业,医学更是有温度的,通过这样的契机,医学生成长的不易、培养医学生的不易,都将真实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医者心怀医学理想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闪闪发光的情怀与坚守,会让更多的人理解医生这个职业。”谈及合作的缘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如是说,作为一家教学医院,一直以来,以培养新时代的“3H”(即Head知识、Hand技术和Heart仁心)卓越医生为目标,节目组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与医院的“科技创新 服务大众 培育新人 引领未来”的使命是不谋而合的。
拒绝剧本,没有NG,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镜头直拍……在严肃的医疗行业与娱乐的综艺节目之间,《令人心动的offer3》想找到精准的平衡点,8名医学生在浙二的学习实践生活就此展开。
从撰写病历到查房问诊,从病例分析到模拟实操,《令人心动的offer3》把医学生们分为3组,进入医院体验真实的进阶学习,年轻化语态下的医生成长蜕变,显得真切可感。
比如分在心血管内科的刘畅与高尚,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路径。高尚曾有过临床经验,虽然学历不及刘畅,但进入浙二后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病历撰写、病房查诊都游刃有余;
擅长科研的博士后刘畅,带着满满信心而来,却遭受了临床医学的“暴击”见面礼,面临从理论到实践的艰难跨越。
被称作“神外三子”的李不言、张洽、冯琛,则是互帮互助的三兄弟。
三人一起撰写病历,一起去查房询问病情,一起接受科室主任的灵魂追问。在互相鼓励、你追我赶的氛围中,临床技术得到迅速提高。
可以说,《令人心动的offer3》将带教医生、医学生、患者之间的互动事无巨细地呈现出来,让节目兼具了真人秀与纪录片的双重质感。
医学是严肃的,但这不代表医生不能有娱乐性,他们也是常人,在工作中会发生有趣的事情,抓住这些生活中的点,把它放大出来就会很动人,这也是节目追求的平常与自然。
传帮带体验——
医师带教团的火爆出圈
成长,是《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不变的主题。第三季从人物选择的多样性、内容维度的丰富度上对成长母题进行重磅加码。
人人皆是样本,8名医学生各有特点,共同交织成丰富多彩的成长线条。
科研经历顺风顺水,却在临床实操中被科室主任打出了低分,26岁的博士后刘畅代表着顶着“学霸”光环,初入职场又左支右绌的状态的新人。而有1年多临床经验的张洽,则代表着因为经验而接受了更严格审视的“准医生”。还有王蕊、汪苇杭、谢旭超等,或代表医学世家的传承,或闪耀着悬壶济世的理想光辉,都是不同类型医学生的样本参考。
更有趣的是,《令人心动的offer3》打破了观众对医生刻板、严肃、冷淡的集体印象,描摹出有责任、有情怀、有技艺、也有趣味的人物群像。在医学生和观众眼里,张建民、严盛、董樑、谭潇潇、周东锴、林艳、陈毓文所代表的浙大二院医生们,往往“用最温柔的语气,说最狠的话”,把“令人心动的offer”变成“令人心颤的体验”。
一方面,为让医学生能快速成长,浙大二院教学组与节目组一同打磨魔鬼“课程”设置,用手把手的“传帮带”教授医学知识,让医学生们感受“地狱难度”。
另一方面,医师带教团又化身暖心老师,在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与情感抚慰。比如心血管内科的董樑,是情商与智商双商在线的代表,在刘畅情绪崩溃时,他以自己做比喻,讲述刚入行时毛手毛脚的往事,迅速平复了她的情绪;神经外科的谭潇潇是班主任式的“严师”,对李不言、张洽、冯琛“神外三子”要求严格,但当冯琛初次穿刺“一针出水”时,她又在护士面前忍不住炫耀,好似“慈母”一般;心血管内科的陈毓文作为和医学生们年纪最相仿的学姐,在面试和迎新会中给予了他们最热烈的欢迎和鼓励,默默为学弟学妹们准备了不少复习资料,期待着医学生们的成长和蜕变。
从“教学相长”出发,带教老师们也从医学生上获益良多。
可以说,极富人格魅力的医师带教团,让医学生的职场蜕变更加接地气、更加真实,也让观众感受到医者仁心的职业魅力。
价值观表达——
仁心之上更要医术积累
短短数期节目,8名初出茅庐的医学生,在节目中完成了从病历书写到手术实操的稳定进步。从医学生的成长主题出发,节目做足了医疗行业的严谨“科普”,达到了真实反映医疗事业的节目初衷。
有的科普带有强烈的“揭秘”性,观众在医学生的成长经历中,发现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质变,绝不仅仅是读到博士如此简单。有的科普则带有趣味性,原来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医生,为了获得病患的信任感,还会“把头发弄乱显得年纪大一点”。更多的科普则输出鲜明的价值观,让医学生和观众们理解并认可“琐碎但性命攸关”的工作意义。
例如,从医学生的成长历程出发,节目深入剖析了临床医技的成熟之路,“临床是经验学科,要不断积累才能成长为‘大医生’”;重新审视从医初衷,《令人心动的offer3》还强调了对人文关怀的高度重视,“千万不要在病人面前,表示对疾病的轻视”;节目更有对医学教育的重新评判,“对于医学生,他(她)的老师太重要了,医学教育需要堂堂正正的对待”。
这正是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地方,《令人心动的offer3》始终用医师带教团的言传身教,强调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医学教育本质是医学的传承,是下一步创造工作的基石”,严盛在微博上写到,“看上去是敲锣打鼓的综艺,其实是振聋发聩的呐喊,当外科带教老师,对我也是一场洗礼”。他说,学生练童子功的时候,入门老师的影响会带入到很深层次,贯穿职业生涯终身。“我的医学人文观,简单地用四个字加一个符号表示——良心+爱心,良心是底线,爱心是无限的,良心+爱心是行医的温度。”
透过真人秀纪实+演播室观察的双重叙事,《令人心动的offer3》还闪耀着理想主义的情怀。无论是张建民、严盛、董樑,还是作为观察团成员出现的陶勇,都表达出对患者的人性关怀、对专业的理想追求——“没有关怀的医学是冰冷的,没有技术的关怀是滥情的。”
综合医学界、浙大二院、《健康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