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议打造全省统一“云胶片”影像平台 患者看病不用再带一堆片子了

武汉晚报 2022-01-14 08:25

13日,市人大代表彭鹏(右二)、杨俊(左二),市政协委员辜迎春(左一)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

“将传统胶片数字化,不仅可以解决患者携带不便问题,也更利于医生精准看病。”连日来,长江日报有关“云胶片”报道在两会上引发热议。1月13日,三位来自医疗系统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畅谈“云胶片”推广和应用。

他们表示,“云胶片”是今后医疗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医疗的重要部分,建议相关部门牵头建立一个全省云胶片影像平台,让市民看病更方便,医生看病更精准。

市人大代表、武汉市第四医院党委书记彭鹏说,他非常赞成“云胶片”的做法,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数字经济”的重要部分。他建议,对于“云胶片”的推广和应用,相关政府部门来统筹协调,打造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影像平台,同时引入社会资本,以解决各个医院在胶片数字化过程中的投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彭鹏举例说,比如一位“肺部结节”患者,医院通过CT很快就会检查出来,患者辗转多家医院,短时间可能会拍很多片子。最后医生建议,因为结节太小了,建议患者继续观察。然后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甚至五年,这个过程中,患者会拍下不少片子。患者如果自己将这些片子保存在手机上,看病时一张张翻给医生看会特别麻烦,“如果将这些片子都上传到一个影像平台,医生看病时,输入姓名,通过比较各阶段的片子,很快就会得出结果。”

彭鹏认为,“云胶片”有利于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同时将云胶片存储在一个虚拟化的影像平台,这些胶片产生更大的价值,挖掘、生发出更多智能化产品,这就能更好为老百姓服务。

对此,市人大代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杨俊表示认同。她说,此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武汉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数字化医疗是一个方向。

“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在去年已经引入了‘云胶片’服务,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杨俊介绍,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目前正在与武汉协和医院,以及江汉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1+1+12”紧密型区域医联体,“云胶片”有助于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看病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开展会诊也更加方便。

市政协委员、黄陂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辜迎春说,“云胶片”的出现能同时惠及患者和医院,今后也会持续关注“云胶片”的发展和推广,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争取早日引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记者陈永权 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