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2日讯(通讯员协宣) 孩子的身高管理要趁早。武汉协和医院儿科专家特别提醒:有一种“晚长”其实是生长迟缓,当孩子出现明显比同龄人矮、肥胖、有性早熟趋势时要高度重视,需由专科医生甄别其中的复杂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身高管理方案。15日(周六)上午和下午,武汉协和医院将在主院区和金银湖院区分别开展儿童生长发育多学科义诊活动,专家将提供生长发育评估及对策等一系列服务。
及时排查
甄别“长不高”的复杂原因
“我的孩子能不能再长高一点?”成为不少妈妈们焦虑的话题。不少家长询问:导致孩子矮身材的原因有哪些?协和医院儿科蔡馥丞副教授介绍:孩子长不高的原因非常多,可能是因为常见的营养不良、长期慢性疾病、睡眠情绪等,也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家族性矮小、性早熟等复杂原因,还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库欣综合征、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需要专业的医生仔细甄别。如果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是可以帮助孩子科学长高的。因此,当孩子身高明显比同龄人矮时,家长务必要重视,及时就医排查影响孩子生长的原因,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尽早干预
最大限度提升成年身高
“总有一天会长高的”,也有不少“心大”的家长认为孩子长高只是时间问题。协和医院儿科林鸣博士指出:有调查显示,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乐观等待,固守“晚长”老观念;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盲目进补;75%以上的家长无法辨别孩子是否矮小;97%的家长未真正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他提醒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生长,建议每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如果发现比同龄孩子个头矮5-10厘米时,家长要高度重视。“越早干预,越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患儿的成年身高。”
专家科普
青春中后期 孩子将告别身高突增期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属于矮小症?蔡馥丞副教授表示,孩子的生长速度是判断所有生长障碍最直接、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cm,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cm,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cm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
“二十三,蹿一蹿”,不少家长还存在青春期长个的旧观念。蔡馥丞副教授介绍,女孩是以乳腺发育作为青春期开始的标志,如果月经初潮来临,表明已经进入青春期的中后期,是个体发育已经接近成熟的标志;男孩青春期是以睾丸发育开始的,当出现变声、痤疮、长胡须或者喉结等,孩子往往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中后阶段,身高突增期已过,增长的空间已经很少了。
会不会“晚长”
骨龄与年龄匹配度说了算
“确实有一部分孩子属于‘晚长’,但是‘晚长’的劣势明显存在。”林鸣博士介绍,所谓的“晚长”,医学上是指体制性青春期生长和发育延迟(CDGP),如果骨龄落后于年龄2岁以上,且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家族有非营养性的晚长史,则可能为晚长,但如果骨龄与孩子的年龄相匹配,就已经排除晚长的可能。而且,即便是晚长,除非孩子后期的生长速率能够极大地超过正常同龄儿,否则长期积累的巨大的身高差距也很难追上。
面对孩子矮小问题,父母应该这样做?林鸣博士提醒:合理搭配谷物、蔬菜、肉蛋奶,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尽量喝白开水,少喝果汁、饮料,避免能量摄入过多;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和晒太阳、保证充足睡眠。
这几类情况
家长可带孩子来义诊
据了解,1月15日(周六)上午8时,协和内分泌科将在主院区(解放大道1277号)门诊4楼举办“生长发育及性腺疾病多学科联合义诊”;当天下午2时30分,协和儿科将在金银湖院区(东西湖区环湖路55号)1楼儿科门诊举办“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义诊活动。
当孩子出现身高不理想、肥胖、性早熟等现象时宜尽早干预。协和儿科专家提醒,性早熟的征兆包括:女童8岁前乳房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男童9岁前开始睾丸阴茎明显发育,10-12岁明显蹿个长、长喉结、变声等。当出现这几类情况时,建议家长带孩子前来义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