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真相,一问到底。今天,我国中科院大气所联合全球14家科研单位共同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布了全球首份2021年度海洋变暖报告。过去这一年,全球海洋平均升温多少摄氏度?哪些海域变暖最明显?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海洋持续升温?海洋变暖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来一问到底。
过去一年 全球海洋多吸收多少热量?
2021年,全球海洋究竟变暖了多少?哪些海区温度又创下新高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份最新出炉的全球海洋变暖报告所给出的答案。
2021年度全球海洋变暖报告显示,2021年海洋升温持续,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与2020年相比,增加的热量相当于约中国2020全年发电量的500倍。过去80年中,海洋每一个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2021年也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
据了解,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储存在海洋中,且相比常用的地表温度受自然波动的影响小,因而海洋热含量变化成为判断全球是否变暖的最佳指标之一。
报告显示,海洋变暖在南大洋、中低纬度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区域更为剧烈,在地中海、南大洋等海区温度均创历史新高。实验表明,温室气体增加是驱动海洋变暖空间结构的主要原因,工业和生物气溶胶、土地利用等对海洋变暖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海洋对大气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较为缓慢和滞后,过去的碳排放导致的海洋变暖等影响将持续至少数百年之久。
海洋持续变暖 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说了这么多,过去一年,全球海洋究竟升温了多少摄氏度呢?专家告诉我们,2021年相比2020年,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平均温度上升了0.0053摄氏度。
0.0053摄氏度,别看数字小,但却蕴含着巨大能量。海洋不断升温,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特别是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听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里京的分析。
海洋变暖增加极端风暴发生率
说到海洋持续变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其实各种负面效果早有显现。我们可以来看几个例子。
近些年来,全球多地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各种极端风暴,研究显示,这与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有很大关系。研究人员通过梳理美国航天局大气红外探测仪10多年间在热带海洋搜集的数据,揭示了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与极端风暴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海面温度高于28摄氏度时就有可能形成极端风暴;海面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极端风暴的发生频率将增加21%。
研究还表明,根据目前国际公认的气候模型预测,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以每年约1%的速度增长,到本世纪末热带海面温度可能上升多达2.7摄氏度。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预计到那时极端风暴的发生频率将增加多达60%。
海洋变暖破坏大堡礁再生能力
除了造成更多的极端天气,海洋持续变暖,甚至还破坏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珊瑚礁群——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再生能力。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大堡礁目前存活的成年珊瑚发现,与前几年相比,大堡礁的珊瑚再生出现了“崩溃”,其中鹿角珊瑚数量下降尤为严重,下降率高达93%。
研究显示,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海洋热浪使得大堡礁大量珊瑚种类出现白化甚至死亡。研究人员警告,如果海洋升温持续下去,那么未来十年,大堡礁珊瑚群存在整体崩溃的可能。
水温升高创纪录 俄罗斯海岸竟现热带鱼
当然不只珊瑚,海洋持续变暖对于其他生物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就在去年8月,据俄罗斯红星电视台报道,由于气候变暖,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水温创纪录地升到了28摄氏度,甚至出现了一些热带岛屿的气候特征。
当地更是有渔夫捕获到了一条一般只会在热带纬度出现的鱼,这条鱼周身闪亮,具有明显的热带鱼的特征。渔夫表示,这是他20年来首次在当地发现热带鱼。
哪些人类活动最易导致海洋升温?
海洋变暖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有目共睹。通常来说,哪些人类活动对于海洋温度影响最大呢?听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里京的分析。如何做才能缓解海洋变暖?
如果想要缓解海洋变暖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听听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