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业课居然学起收纳,让人释放压力

长江日报 2022-01-08 19:24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8日讯(记者毛茵)1月7日晚,500多心理咨询师和市民“不务正业”地跟着蓝天心理工作室的老师线上线下上了一堂收纳课。该机构负责人、心理医学专家卢林主任医师称,岁末年初,我们确实需要为家庭也为自己的心灵做做大扫除,简洁的生活能让我们释放压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的快速升级,收拾和整理已经无法解决家中的问题,一切好像都可以尽情地买买买,除了房子。物品进入了一个只进不出的死循环。“家是人和物共存的地方,如果东西太多你管理不好物,那么人的生活空间就会被挤压,本来是给人住的房子,现在却变成了储物的仓库。”卢林说,人人都在断舍离,可是你真的做到了吗?

二级收纳师、90后宝妈陈泽惠和大家分享了她的经验,“看看家里有多少买东西赠送的一次性筷子、雨伞、小袋子……堆着到处是也许我们N多年用不上。不能断舍离的心情是因为觉得,用了浪费,扔了也浪费,于是带来的内疚感和罪恶感。”

她建议,设立物品进入家中的门槛。购物前先考虑:为什么要买?你是真的需要吗?每天用还是偶尔用?家里有没有物品可以替代?物品回来后放在哪里?引导自己从无意识购物中走出来,完成自己对内在需求的确认,从中理解自己的特质,看清楚自己的生活,最终让你进入一个有意识管理自己的状态。

每个女人似乎都为自己的衣橱伤透神:收拾了很久,但一动就乱;几年前的衣服基本不穿,一直占用衣橱的位置;喜欢的衣服变形了;找不到想要的衣服;空间永远不够用;经常购物却总没衣服穿。陈泽惠提出,按使用者的需求进行空间规划,划定黄金区域。根据人体尺寸,推算出相应的行为尺寸即方便取放物件的黄金区域。

她的收纳方法是:能挂的不要叠,分类使用百纳箱。而收纳的好处是,缩短做家事的时间,留出时间关注自己;防止重复购物,节省时间与金钱;提升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居住空间与房租的浪费;无须花费多余的时间找东西,从压力中释放出来,使内心更从容,生活更加愉悦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