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00后”梨园小花翻唱古风歌曲掀起国粹热潮 一起来听→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1-08 08:05

时间会拂去历史的尘埃,留下真正值得流传的东西。就像很多传统艺术形式,在互联网创造的百花园里,在新生代年轻人的生活里,又焕发了新的生机。2021年,五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的“00后”女生,凭借着用戏腔演绎的短视频歌曲,快速走红全网。对许多网友而言,“416”女团成了打开戏曲之门的一把钥匙,将他们带入了京剧的世界。

2021年,这五个“00后”女生,在戏曲界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她们用京剧戏腔翻唱古风歌曲的短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一股国粹热潮。仅京剧相关视频累计点赞量已突破2000万。一曲《探窗》,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放总量就超过5000万,点赞量超过250万。

在直播平台上唱响京剧,最初是缘于几个姑娘的毕业作品。

杨淅:我们一开始录视频的时候,是因为毕业的时候要有一个毕业小纪念。我们都用了自己不同的唱法,像包括边靖婷的老旦戏腔,然后我是程派戏腔,朱鹮还有程校晨的话,她们是花旦唱法。

程校晨:其实近几年国潮已经开始慢慢兴起了,我们是幸运的,恰巧在这个传播最鼎盛的时候,突然创作出来这样一个视频,大家恰巧看到了。

在京剧文化亟须提振的当下,“416女团”的戏腔翻唱,带着京剧的韵味和古风歌曲的新潮,让更多年轻人对京剧艺术产生了兴趣,甚至开始追捧,为京剧艺术继续焕发生命力打下基础。但回想刚刚开始录制视频的时候,5个女孩儿的不易,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

只要有时间,几人就会在练功房、操场、宿舍练习戏腔古风歌曲。为更加贴合歌曲以及戏曲的意韵,“416女团”会身着旗袍、汉服、戏服,让大家在观看时,更加有代入感。但大火的同时,也引来不少非议,有人甚至质疑她们用京剧戏腔翻唱歌曲,是在糟蹋国粹京剧。

程校晨:我们选的很多歌,要么就是它本身就是带有一些戏腔,要么就是一些古风歌我们是用了京剧的发音方式、咬字方法和我们戏曲中的眼神、指法对它做一次创作。

边靖婷:我们也在自己努力地打磨自己的专业,我们自己干自己专业的同时,有时间的话去做一些创作、传播的东西。

网友的质疑让女孩们经常觉得委屈,但她们依然在坚守,一如十年来对京剧专业的执着。

朱鹮:一个技术失误,当时是屁股砸头上了。 因为腰伤,脊柱有一个26度的一个侧弯,医生也跟我说,你不要唱戏了。然后我家里人也跟我说赶紧改行,我说,妈妈,我不想放弃唱戏。

杨淅:其实中间会淘汰很多人,有放弃的,有坚持不住的,但是能最后成功的人,都是因为热爱,才会有信念。

在女孩们的不懈坚持下,大家的看法渐渐变了。从曾经的质疑变成了更多的赞赏和喜欢。一条高赞的评论,道出了不少观看者的心声——“以前不理解老一辈为什么爱看京剧,现在懂了!”许多网友因为看了她们的视频,而开始去了解京剧;甚至发掘出新爱好,成了京剧票友。

上海戏剧学院学生 张志超:他们解决了戏曲界挺大的存在的毛病,怎样抓住现代观众。他们的创新把戏曲推向了更多的年轻观众。

边靖婷:我们只是说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哪怕十个人里面能有一个人,一百个人里面能有一个人去听戏了。我们就已经很开心很知足了。

除了“416女团”,如今,许多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也已经担起了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

在各种短视频平台上,越来越多“95后”“00后”创作者专注于中国文化的匠心演绎。青年京剧演员王梦婷用节奏感强烈的背景音乐配合京剧变装,在短视频平台吸引了近90万粉丝;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表演专业的梁颖,翻唱黄梅戏的短视频获赞近700万;“95后”彭静旋在法国街头的古筝弹奏,让中国民乐得到更多海内外观众认可……这些年轻创作者们,深谙同龄人的审美趣味与观赏习惯,以个性化的演绎,再现经典,激发了大众,对传统艺术的热情和向往; 也让人们看到,国风非遗,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