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背靠南京西路商圈,是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有“海上第一名园”之称,拥有28种不同风格的石库门里弄建筑。这里亮起了上海第一盏电灯,上演了上海第一场话剧,开办了上海第一个室外照相馆……引领了诸多上海滩的第一。
近年来,随着上海推动旧区改造,张园历经变迁。旧改征收前,在此居住的一千余户居民中尚有半数仍使用手拎马桶。2018年10月1日,上海对张园启动了保护性征收;2020年11月23日,最后一户居民签约完毕。张园是上海首个保护性征收的城市更新项目,采用“征而不拆、人走房留”的旧改模式,尽最大可能保护张园的石库门里弄建筑文化和巷弄肌理。
张园的石库门建筑
当前,遵循“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以人为本”的原则,上海正在对张园进行保护性改造,在原汁原味保留房屋构造的前提下,将打造四个片区。
西部区域设置高端商业,与丰盛里构成完整的商业界面;东部区域相对安静,设置精品酒店、精品公寓及创意办公;南部区域设置文化演艺中心、潮流中心;北部区域做美术馆、博物馆,延续张园“石库门建筑博物馆”的传统。
其中,西片区将于今年7月率先亮相,2万平方米,将入驻20余家高端品牌,包括部分首店。根据初步规划及设想,其周边的茂名北路也将被打造为分时段步行街。
张园改造后效果图
据了解,上海张园在保护性改造中,为所有建筑建立了“一幢一档”,将每个门牌号的人文历史、现状测绘、价值评价等信息资料进行记录存档,建立完整详细的档案资料,还在每幢建筑的门、窗等部位都贴上了“保护标签”,注明了该建筑的建造年份、保护重点及看护责任人等。借由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施严格保护措施、动态监控。
张园老建筑内的“保护标签”
上海张园开发项目的负责人表示,"一幢一档"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属首例,对留存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区域环境提升、带动中心城区建立新的城市更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目标是建成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建筑资料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张园紧邻南京西路商圈,张园的开发改造,注重“首店”“首秀”“首发”效应,凸显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未来,这里还将打通地铁地下换乘通道,做厚做实南京西路后街经济,拓展体验式商业,形成具有先进理念的时尚休闲商业中心,让张园成为上海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的地标、都市文明的重要传承地。(总台记者 刘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