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树枝变宝贝!每年为当地增收近一个亿 有人一年靠它收入13万元→

央视财经 2022-01-07 15:25

时值隆冬,能源保供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就在这个冬天的供暖季,绿色能源正在崭露头角,不烧煤、不烧油、不烧气,生活垃圾、树枝也能变“废”为暖,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距离青岛100多公里的栖霞,苹果是当地的一个名片。隆冬时间,种植户们需要对苹果树进行修剪。

东鹿头村村民车晓彬家里一共有10亩苹果树,平均一亩苹果树能够剪掉200多公斤的枝条,10亩地就是2000多公斤。

东鹿头村的苹果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每年修剪下来的果树枝条和因树龄老化、品种更换砍掉的果树就有四五百吨。

这些修剪下来的果树枝条,过去村民都是堆在房前屋后,即便是用来烧火做饭也不算是好柴火。

往年这些枝条堆放在村里很是影响村容村貌,但现在这些废树枝能为他们每年带来十二三万元的收入。

如今,这些被大量砍掉的苹果树正在被收购,收购商会用大型货车从村里运走。

收购来的果树枝条被送到了位于栖霞城区边上的中节能(烟台)生物质热电公司,车晓彬送来的这一车苹果枝条的净重是900公斤,他拿到了234 元。

在这家生物质热电公司的堆料场,记者看到有树皮、树根、果树枝条、砍掉的苹果树干,另外还有少部分的玉米秸秆,这些都是这家生物质热电厂发电和冬季供暖所需的燃料。

每到冬季供暖季节,就是这个热电厂燃料消耗量最大的时候,最多一天要消耗上千吨的燃料。燃料品种包括果树枝、树皮、小麦秸秆、花生壳、树根、杂树枝等,都是当地种植各种农作物之后的废弃物。

当初建设生物质热电厂的时候,正是依托栖霞市的苹果产业,栖霞市苹果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按照一亩地200公斤枝条计算,一年就有20多万吨的苹果枝条,如果加上更新砍掉的苹果树、其他杂木、农作物秸秆等,完全可以满足热电厂一年的燃料需求。而这些废树枝等等每年能给当地农民带来接近一个亿的收入。

中节能烟台生物质热电厂,在利用生物质发电的同时,还承担了栖霞市冬季供暖的任务。今年,这个热电厂要保障的供热面积有220多万平方米,覆盖当地两万两千多户居民。

由于农作物秸秆和果木枝条属于可再生的能源,燃烧过程中不需要增加脱硫脱硝设施,就能达标排放,燃烧后的灰烬还是优质的有机钾肥原料。

这些清洁能源的项目得以顺利运行,离不开背后的技术支撑,在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主业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中央企业,共有三项环保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有一项技术就是关于生物质固废清洁高效利用。这项技术的突破,为生物质燃烧过程的清洁化、系统高效化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这项技术成果已推广至全国18个省市。

除此之外,依托水源热泵、空气源、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中国节能在全国34个城市建立区域清洁供能项目,总规划面积超过1.6亿平方米。在新能源、新技术的带动下,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绿色保供”正在成为一股新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