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的女卫生间门口,似乎永远都在排队;相比之下,男厕所却能随进随出。
近日,广大女同胞迎来一个好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各级政府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应当确保女性厕位多于男性厕位,合理配建母婴室等公共设施等。
消息公布当天,“确保女厕位多于男厕位”的话题就登上了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关爱女性,从“方便”开始!
【疑惑】
为什么女厕所
永远在排队?
据世界厕所组织统计,女性上厕所平均时间为89秒,男性为39秒,女性所花时间是男性的2.3倍。实际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各景区女性上厕所的等待时间普遍为男性的3至5倍,部分景区男女性上厕所的等待时间最高相差8.75倍。
但这并不是造成女厕所门口排长队的主要原因,下面这些因素,让女性上厕所的时间成了“加长版”。
女性憋尿能力相对更弱
从生理结构上来说,男性的尿道要比女性的长,有两个生理弯曲和三个狭窄,女性尿道短且直的特点,憋尿反应比男性更加敏感,因此上厕所的频率相对更高。
男性排尿方式更省时间
男性可以站着小便,而女性只能蹲着。一蹲一站之间,男性排尿时间显然稍短一些。
女性如厕流程更加繁琐
拿小便举例子,男性仅需要完成“解拉链”的流程,而女性的着装比男性繁琐很多。此外,女性生理期如厕需要额外的处理步骤,导致如厕时间再度延长。对于特殊人群,孕妇因增大的子宫挤压膀胱,不仅上厕所不易,也会出现尿频。
男厕所坑位更多
相同厕所面积下,男性小便池占用空间更小,导致女厕内马桶间数较男厕小便池加马桶间少很多,这也是女洗手间排长队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找了两间面积相同的厕所,男厕有10个小便池加2个隔间,而女厕是10个隔间。实验结果发现,女厕平均等待时间是6分19秒,而男厕只要11秒。但如果把数量比例倒过来,女厕的排队时间一下子减少了4分钟,而男厕的排队时间也只增加了20多秒。
所以,这才是女厕所排队的重要原因。
【解读】
“活人被尿憋死”说法靠谱吗?
每次遇到假期,大堵车的高速,人头攒动的景区,憋尿、排长队上厕所是绕不开的话题。或许很多人会说,不就是憋尿嘛,又不是什么大事。其实,憋尿的后果远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记者请到了尿控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余燕岚主任医师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男性膀胱容量比女性略大
提到憋尿,首先要说说膀胱功能。余燕岚主任医师介绍,膀胱功能包括两部分,一是尿液储存,二是周期性排尿,也就是分储尿期和排尿期。
膀胱储存尿液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来说,成人的膀胱容量总体在400ml-500ml,其中,女性膀胱容量大致在400ml左右,男性容量略大,为500ml左右。新生儿的膀胱容量约为成人的十分之一。
“正常人憋尿视个人饮水量决定,一般可达2小时左右。如果饮水量比较多,尿液生成的速度也会相应增加,憋尿的时间会比较短;如果饮水量少,或者出汗等导致体内水分丢失,憋尿的时间则会相应拉长。”余燕岚强调,正常人24小时内8次排尿是正常的,夜尿为0-1次。“憋尿时间、憋尿量没有明确标准。从性别上看,虽然男性膀胱容量比女性略大,看起来似乎更能憋尿些,但其实没有可比性,不能绝对说男性一定比女性憋尿强。”
长期憋尿甚至会
损伤肾功能
有一种说法,能憋尿是说明肾脏好。
对此,余燕岚主任医师解释,能憋尿,一般来说肾脏与膀胱是没有太大问题,但肾脏功能的好坏,除了看尿量,还要看质量,肾功能好坏不是单单通过膀胱排尿的次数来评价的。
她提醒,尿液属于人体的代谢物,当膀胱中尿液量达到生理容量时,就必须及时排出,否则尿液当中的细菌就会不断滋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憋尿者出现泌尿系感染的可能,出现肾盂肾炎,继而损伤肾脏功能,还可能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因此有尿一定要及时排。
“被尿憋死”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经常听到憋尿的人开玩笑说,“膀胱要爆炸了!”也经常有人问,“活人还会被尿憋死?”事实上,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余燕岚主任医师曾接诊过一位50岁男性患者,确诊神经源性膀胱症,尿道狭窄,平时需要导尿,膀胱壁弹性差。有一次,他24小时没有尿,憋了近2000ml尿液,觉得腹部不舒服来到急诊,CT显示他的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膀胱破了个2厘米的口子。医生为他做了急诊膀胱修补+造瘘手术,才捡回一条命。
相对于膀胱自发破裂,临床接诊更多的是外力作用导致的膀胱破裂。“曾经接诊过一个年轻男患者,夏天晚上,和一帮朋友聚在一起吃夜宵,一个人喝了一箱多啤酒,膀胱充盈,回家路上晕乎乎摔了一跤,腹部磕在马路牙子上,把膀胱磕破了,做了急诊手术。”余燕岚主任医师说。
同样,“被尿憋死”在临床也是存在的,当尿潴留,出现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如不及时控制,最终会威胁生命。
这些人群千万不能憋尿
余燕岚主任医师说,憋尿是个不好的习惯,有几类人群,尤其不能憋尿。
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也都不能憋尿,因为憋尿会导致膀胱压力升高,引起输尿管反流,引起肾脏功能受损,甚至导致尿毒症发生。
余燕岚主任医师坦言,排尿看似小问题,但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对于憋尿这回事,余燕岚主任医师说,不管是外出旅行、工作,或者看电视正入迷、睡得正香,一旦有了尿意就应尽快上厕所,想想排完尿一身轻松,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相关】
关于厕所的5个冷知识
据世界厕所组织统计,一个人每天会上6-8次厕所,一年约2500次,相当于一生中约有2-3年时间在厕所度过。
同时,厕所也是家中安全风险最高的地方。在我国,厕所是急救人员最常出入的救援地点。
我们每天都会上厕所,但这些关于厕所的冷知识你未必知道。
为什么公厕门下面要空一截?
公厕门下面的缝隙是由严格规定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16)规定,我国卫生间门下空隙为30厘米。
这样的设计既方便通风和打扫,也能减少门底和地面的摩擦,增加门板的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是,我国每年大约有11%的老人会在公厕内发生摔倒或者晕厥,门下留一道缝隙,大大增加了这些老人得到救治的概率。
公厕里哪个隔间最干净?
很多人误认为靠近出口的隔间使用人最多而最脏,其实因为大部分人都这么想,所以公厕靠近出口的隔间往往是最干净的。
美国的一档节目,在加州海事学院的一间男厕所安装上了监控摄像头,收集了4天当中4个隔间的使用次数以及细菌数量。经过统计和检测,第一个隔间用的人最少,而且也是最干净的,中间的细菌最多。
热风干手器其实很“脏”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公共卫生间的热风干手器会“吸入”冲厕所时溅起的细菌和细菌孢子,使用时喷到刚洗净的手上,导致细菌传播。
疫情期间最好少用热风干手器,尤其是医院、诊所、办公室、商场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场。擦手最好的方式是用一次性纸巾。
公厕让人类多活20年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加利·拉夫昆认为,现代公共卫生设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因为公共卫生设施带来了排污系统,让人们患病的几率变得相当小。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当要去厕所时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说上厕所;当要去厨房时,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说下厨房。
综合中新社《生命时报》《都市快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