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日讯(通讯员杨槐柳 袁野 记者戴旻阳)“强强,你终于回家了,你的父亲临终还交代一定要把你找回来!”“小军,妈妈终于把你找到了,这么多年,我们搬一次家就要到派出所备一次案!”2021年,在江城武汉,一个个骨肉重聚的现场让人泪目。人们感慨唏嘘的同时,也为努力促成“团圆”的“警蓝”身影投去赞许的目光。“核查任务线索不能过夜”“走访比对不能马虎”“希望再小也要付出100%的努力”,一年来,25个失散家庭团圆,而这正是“团圆”行动专班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取得的成绩。
2021年2月,一条喜讯从公安部传至武汉。“来自武汉新洲与河南郑州的两份血样,经比对初步认定是亲子关系,DNA位点数13个相同,孩子年龄也吻合”。接此信息,作为第五任办案民警,新洲刑警单法宝立即联系寻亲父母。相关案情他已滚瓜烂熟:1991年4月,3岁的小军(化名)不幸走失,五任民警大海捞针,接力寻找了20多年。正当寻亲夫妻大喜过望,远在郑州的小军却以为碰到了骗子,并不认可。民警立即联系郑州警方协助,耐心转达父母寻亲之苦,随后单法宝又专程赶到郑州,面对面解释,说服其同意采集血样,最终复核确认。
统计显示,2021年,武汉全市共重新采集并检验入库了血样508份,清理核查了历年失踪被拐信息241条,走访了群众2000余人。
“失散家庭最后能够团圆,都是因为锲而不舍地寻找,其间承担的痛苦的确令人同情。为了全力帮助寻找,行动中我们可能多次采血比对,”武汉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负责人介绍,“每次重新采集的血样,都会在24小时内完成DNA鉴定。”
武汉认亲成功的家庭中,失散时间最长的达43年。尽管起初希望渺茫,但专班依然全力以赴。被拐的强强(化名)1978年离开母亲时才两岁,再次相聚其母亲已年过七旬,其间民警3次上门采集血样。第一次是2016年,强强的家人到江汉区姑嫂树派出所咨询求助,民警立即上门为他的母亲采集了血样。不过,当时强强的DNA样本尚未入库,没有比对成功。2021年,民警再次上门采集强强母亲的血样,此时,远在外省的强强也在朋友帮助下向公安机关提供了血样。10月份,DNA比中,民警为核准信息再次上门采集、录入上报。3次采血,最终确认这对母子的亲子关系。时隔43年再度相见,母亲在一帮朋友陪同下来到派出所,孝顺的强强安慰母亲:“我这个儿子失职,余生我一定好好赡养你,好好照顾亲人们!”
“只要我们的努力能为‘团圆’多点促进作用,再辛苦都无怨无悔。”行动专班民警告诉长江日报记者。2021年8月,专班民警收到湖南警方发来的一条涉及请求核查武汉经济开发区的信息,尽管当事人已离开该地前往仙桃,专班民警仍主动跨地区查访其下落,确保及时采集血样。民警介绍,在调查过程中,当事人因各种原因搬离原户籍地,四处流动的情况也不少,为了把行动落实到位,他们长途跋涉,行程涉及山东、福建、广东、江苏、江西、湖南等多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