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行走在琼州大地,随处可以感受到海南人的火热干劲。重大工程陆续开工,机器轰鸣,热力四射;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世界顶尖科学家三亚论坛等国际大型活动陆续在海南举办;文昌火箭发射基地、南繁育种基地、“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深海一号”大气田等科研高地都以海南为起点,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自贸港,海南蹄疾步稳。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张宏波
三亚每年都有一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尽管被称为“赛事名城”,但一直以来,三亚都没有一座现代化高标准的体育场,体育设施现状和体育赛事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总投资210亿元的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项目被提上日程。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体育场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计座位4.5万个。
其美丽的外表下,凝结着5300多名建设者的心血。2019年5月,北京城建六集团的李彬来到三亚,成为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体育场项目最早的一批建设者。
三亚国际产业园体育场项目总工程师李彬
工期紧带来的巨大压力,从李彬来到项目的第一天开始,就真切地感受到了。“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7点半起床吃饭,然后就开始工作。”作为三亚国际产业园体育场项目总工程师,李彬负责项目建设技术方面的工作。“正常来说,这样体量的一个体育场,工期一般在5年左右,设计需要两年,施工需要三年。但是,出于赛事需要,这座体育场建设时间仅有一年左右。”李彬说。
为了追求高质量,项目施工工序上也会更加复杂。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李彬和同事们每天都在克服形形色色的难题。“体育场的劲性结构很复杂,小到一个连接点怎么打孔都需要深化设计,但劲性结构能让工程更加坚固。”李彬说,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抢主体结构施工,留出施工缝,等深化设计完成后再进行二层平台施工。
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体育场。记者 刘子榕摄
在体育场混凝土结构完成后,又遇到了钢结构深化设计迟迟无法完成的局面,导致钢材无法采购,后面的钢、索、膜结构就无法施工。后来,项目团队带着专业分包单位设计人员一起去北京,找到了设计院,现场办公了10天。钢结构深化设计的完成为后续施工进度提供了保障,同时,还为项目节省了三四千吨钢材。
李彬说,三亚的高温让很多北方建设者不适应,但许多工人依然坚持,白天干不了,晚上就多干几小时。所有的建设者都担心拖了项目进度,即便是2020年春节期间,依然有1225名劳务工人和103名管理人员坚守在施工一线不间断施工。在主体结构施工的高峰期,整个工地上有将近3000名工人。
面对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工期紧、工程量大、劳动力及建筑材料紧缺、高温气候和台风天气等实际困难,李彬与数以千计的建设者一起,以超常规举措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迅速进展,以创纪录的施工速度、高标准的工程质量、领先的智慧工地系统、春节期间不间断施工、扎实有效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确保了项目进度。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体育场建设目标更是直指我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项——“鲁班奖”。
数说
海南自由贸易港
聚焦务实作风奋力“比学赶超”
今年以来,海南开展作风整顿建设年和“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截至11月底,全省共查摆作风问题3458个、完成整改2858个;查找堵点问题4400多个,办结近4000个。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带头认领解决了一批重要堵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涉及部门环节多的疑难复杂问题、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解决难度大的制度机制问题,群众认可度、满意度持续提升。
海南加快落实自贸港早期安排、全力争取自贸港早期收获,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政策落地,一个个“首部”“首单”“首票”“首艘”接踵而至,自贸港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吸引了一大批市场主体在琼实质性运营、各类人才积极来琼就业创业。
这一年,海南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历史性地位列全国前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结构更优、动力更强。
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将“比学赶超”活动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在一次次具体的“比学赶超”实践中,全省上下谋发展、促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持续增强,崇尚实干的氛围日益浓厚。
这一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进一步”:洋浦帮助一个技术先进、前景广阔的高端流体材料项目走出困境,成功投产;海口江东新区推动跨境船舶租赁等多项自贸港“首单”业务落地,累计投放融资租赁资产规模超55亿元;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创新推出取消施工图审、实行“拿地即开工”等举措,实现主要审批事项最短1天办结……
日前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2021年工作时,将“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作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再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的高度重视。(据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