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个税优惠政策”延续实施 对年终奖有何影响?专家解读

东方网 2021-12-30 20:01

东方网记者王旭12月30日报道:对于职场人来说,昨天最大的好消息莫过于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延续实施。这一政策的延续对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拉动居民消费以及企业保留人才、激发员工活力都有正向作用。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为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一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二是将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三是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个税优惠政策延续如何影响年终奖

这三项优惠政策的延续实施对职场人来说是货真价实的好消息,直接关系到手奖金、工资多少等问题。

东方网此前曾报道,今年年终奖纳税方式将发生变化。因为根据此前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通知,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相关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从这一通知来看,今年之前年终奖等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缴纳个税有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两种方式,居民可以选择相对优惠的方式缴纳个税,明年只能按照合并计税的方式缴纳个税。由于计税方式的不同,同样的薪资以不同方式计税可能带来到手收入高低不同。

具体相差多大呢?举例来说,如果小王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免征额等后,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年终奖3万元。按单独计税,年终奖适用3%的税率,小王共需缴纳900元个税,年终奖到手29100元;按合并计税,总体适用了更高税率,相当于年终奖扣税6000元,到手24000元。对小王来说,两种计税方式下,到手的年终奖差了5100元。

按照此前的规定,小王2021年12月31日之前的年终奖可以按照相对优惠的单独计税方式纳税,在此之后,只能按照按照合并计税纳税。在年终奖不变的情况下,到手的奖金反而会降低5100元。尤其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这个数目不小。

而根据最新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也即2023年底前,小王都可以继续选择单独计税的方式缴纳个税,实际上是降低了税收负担,增加了收入。

专家解读利于降低税负激活消费

本次延续实施的三种优惠政策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作用也很明显。中智咨询人力资本数据中心专家张欣介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同情况税收方式不同,但总体上来说,单独计税还是要比纳入综合所得计税税率更低。张欣认为此次减税措施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每个个体减税金额可能为上千至数万元,有利于缓解个税压力、拉动居民消费。”

对于公司来说,年终奖或者股权激励方式是留住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措施,因此个税优惠政策也备受企业关注。对于企业来说,到手奖金、工资和股权激励的减少势必影响对员工的激励效果。中智咨询今天发布的年终奖调研结果显示,95%的企业认为税优政策到期对员工税后收入有影响,近七成企业不确定是否调整未来的薪酬结构或激励方案,正在观望中。

个税优惠政策的实施也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尤其是对上市公司、科创企业来说,股权激励既降低现金压力,又提高员工积极性。张欣表示,“目前来看,年终奖和股权激励对员工的激励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也能够进一步促使大家去创造价值和收益,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从税务制度改革的层面来看,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被逐步取消只是时间问题。张欣介绍,我国自2018年开始的税制改革的大方向就是逐步把所有家庭收入纳入综合收入所得计税,“只不过税制改革有一个阶段性,不同类型的收入何时纳入综合所得要一步一步来”。

同时,税制改革既要兼顾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也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来应对不同现实发展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受疫情、汛情和上年同期基数升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有所放缓。在这一背景下,个税优惠政策的延续实施是国家以税收方式再分配的灵活手段。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两种并行计税方式可能会存在不公平。收入相同的职工也许由于发放方式不同导致缴纳税款不同,且年终奖单独计税还存在“断档”区间。在这些区间内,税前奖金多的,扣完税到手后反而拿得少。而将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计税,将避免类似月度间波动造成的税负不公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