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爷爷熏陶爱好中医协助父亲传承膏药 非遗传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楚天都市报 2021-12-29 08:02

何鸿飞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李宙钰 通讯员 侯潇雨

连续5年获得校级奖学金及校三好学生称号,优秀青年志愿者,拥有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北恩施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2017级本科生何鸿飞是周围人眼中的学霸。近日,他又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获批两项医学相关专利

何鸿飞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一辈子救死扶伤。受其影响,何鸿飞大学就读于湖北恩施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在校期间他发明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都源于他对中医的喜爱。

有次观看《我爱发明》科普节目时,他联想到父辈使用医用药材粉碎机,清理起来非常麻烦。还有一次家人为了取药材,从落地柜高处不慎跌落。这让他心生改良的想法。

想到就动手做,可他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会用电脑画设计图。“我就跟着网上的教程一步一步走。”何鸿飞说,他不断摸索,终于绘制出草图。

“从脑海中有雏形到最后制作出成品,我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何鸿飞坦言,自己不是特别懂机械设计的原理,把想法从草图变成实物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比如医用药材粉碎机中的一些材料,市面上没有售卖的,何鸿飞只能自己去找不同的厂家定制。

2017年,学校举行创新大赛,读大一的何鸿飞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不断对两个作品进行优化。2018年,何鸿飞发明的“一种中医用药材粉碎机”与“一种中医用药材储存柜”,获批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协助父亲改良膏药

《何氏膏药》是何鸿飞家族几代人共同的研究成果。“听我爷爷说,最早时是因为有农民出现扭伤或劳累伤,家里老一代人就选取了宜昌本地一些特色的中药材,研制出了这样的膏药。”何鸿飞介绍。2018年4月《何氏膏药》入选宜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去年11月,何鸿飞也成为非遗传承人。

为提升专业技能,大一起每年寒暑假,何鸿飞都会去医院临床实习,目前累计实习时间已经超过8个月,待过5个科室。实习中,何鸿飞受到现代膏药的启发,联想传统膏药的成品,有贴在身上存在不容易撕下来、容易弄脏衣物、膏药残留在皮肤上不好清洁等缺点,他主动建议也是中医的父亲,可以用医用敷贴跟透气无纺布制作。

“有的人不愿意在夏天贴膏药,是因为膏药里中药材的原因,出了汗味道会很大。”注意到这一点后,何鸿飞通过查询文献,建议父亲可以往膏药中添加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与天然精油来减少药味。目前,大五的何鸿飞仍在医院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