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远在长江日报公众号上的留言截图。
63岁的韩志远。
12月27日00时55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4个多小时后,家住武汉金银湖、63岁的韩志远在关注的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条新闻,在留言区写下“航天员棒棒的”,并点了3个赞。5分钟后,这条留言入选,获得近200个点赞。
韩志远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新闻。他的一天,从阅读自己关注的包括长江日报在内的13个媒体公众号的“新闻早班车”开始。阅读公众号推文,结合亲身经历展开思考,写下留言评论,这是63岁的韩志远近两年多来培养的新爱好。
11月30日,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了记者采写的《别把电子烟不当烟!》,韩志远留言:“我近40年烟龄,2018年5月18日丢掉了烟头宣布戒烟,现在有三年半了从没碰过。”文尾还发了3个奋斗的拳头表情。
这位“资深烟民”说,每天花三四个小时读新闻、写留言评论的这个新爱好,完全占住了因戒烟留下的空白。
第一次戒烟失败
韩志远的故乡是江苏滨海,那里的人们早年还保留着用烟袋锅吸食旱烟的习惯。40多年前,韩志远染上了吸烟的习惯。后来,随父亲的工作调动,韩志远来到湖北。此后,他人生各个阶段四处奔波。高考、下乡来到宜昌远安,迁回武汉,赴深圳香港出差,工作调动至呼和浩特,地点虽不同,但吸烟的习惯一直没变。
“无聊就抽烟,高兴的时候也会抽,抽烟已经成了习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那时候的韩志远,每天抽烟近一盒,尽管家人反对、劝阻,但怎么也戒不了。
1997年初,韩志远与同事到香港出差突发高烧,他把烟盒、打火机扔进垃圾桶,并向同事们吹了个牛:“从今天开始再也不吸烟了!”
同事们并没有把这样一句玩笑话当真,反而开玩笑地说:“你要是把烟戒了,我就把饭戒了。”但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之后长达一年,韩志远没有碰过香烟。
偶然的一次高烧,无意的一个玩笑,是韩志远第一次戒烟。但开始于意外,也终结于意外,生活似乎跟韩志远开了一个玩笑——1998年春节家庭团年聚会上,韩志远没能拒绝岳父递过来的一根香烟。
一年的戒烟之旅至此结束。而在这次复吸之后,韩志远吸烟越发“生猛”。咳嗽、喉咙不舒服……虽然能明显感受香烟给身体带来的不适,但复吸后,韩志远又吸了10年。
回忆起第一次戒烟失败,韩志远总结说是自己当时并没有下定决心。
退休之前毅然戒烟
2016年,韩志远身体出现不适,随后在体检中发现,由于长期吸烟,他已经患上了轻度肺气肿。
这个时候,韩志远最要好的兄弟成功戒烟,这位朋友成为韩志远的榜样。他暗暗定下目标:退休之前,一定要戒烟。
2018年5月18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但却是韩志远铭记在心的日子。直到现在,不管谁问起他是什么时候戒烟的,他都会脱口而出这个时间。
当时,他被调到呼和浩特。这天是周五,夫人去呼和浩特看他,朋友一起晚上聚餐,因为感冒,整个饭局他一根烟也没有抽。“回家之后,我把烟盒和打火机放在茶几上,连续两天没有碰一下。”
韩志远清晰回忆起当年戒烟的每一个细节,看似轻松,其实戒烟也带给韩志远很长一段时间的煎熬。
因为戒烟,体重一下长了10多斤,他在老伴的帮助下,用饮食加运动的方法控制住了身体发胖。“戒了手上的烟,但戒不掉‘心中的瘾’。”最让韩志远难以忍受的是烟草40多年来在他心中种下的深深的瘾——难以克制的心理冲动,生活中好像有一块被硬生生挖去了,失去了平衡。
“别无他法,只能靠意志力来克服。”韩志远说,这种意志力来源于他因身体报警而立下要在退休之前戒烟的坚定目标。
在意志力之外,成功戒烟的关键是培养出来的新习惯。韩志远引以为傲的这个新爱好,使他的生活达到了“新平衡”。
“我原来搞过宣传工作,干过企业管理,也喜欢看新闻写感受,读微信公众号写留言就是我的新乐趣。”韩志远爽朗大笑,和记者分享着他的经验。
韩志远一直喜爱读书看报,在航天领域工作到退休,不仅让他对航天事业了然于胸,也为他储备了丰富的社会、政治、文化知识。作为一名热心市民,他对城市建设事业也十分感兴趣。这些先天优势让他很快加入“民间评论员”行列,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介,抒其所感,写其想写。“有了新爱好,生活有了新平衡,烟瘾慢慢就淡了。”这是韩志远的戒烟心得。
写留言成为新爱好
韩志远的手机一共关注了13个微信公众号,有国家级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微信公众号,也有现居住地武汉的长江日报的微信公众号,还有故乡江苏滨海和第二故乡湖北远安的媒体微信公众号。
2019年“五一”过后,韩志远退休了,离他戒烟刚好一年。“心瘾”仍然未完全消退,他就走路,每天长时间走,用意志力抵抗时时袭来的“心瘾”。半年后,他开始尝试在媒体微信公众号上写留言,最初只是在原来单位的两三个公众号上写,越写越上劲。现在,韩志远平均每天要给他关注的13个公众微信号写20多条留言,能有10多条被纳入留言精选。
从苏北的滨海小镇,到下乡、工作的远安县城,再到现今居住地武汉,整齐排列的公众号文章里有韩志远萦绕在心间的故乡情结,有历历在目的青春奋斗场景,有他对武汉发展的热切期盼,更有他对国家发展的希望、对民生福祉的关注。
韩志远还特意关注了中国航天报等三家航天集团的公众号。他在这一行奋斗了一辈子,始终惦记着领域内的点滴变化。
“退休了,选择这个爱好很不错!”韩志远总结这个新爱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一是逼迫自己学习,读文章看新闻;二是锻炼大脑,写留言要快,慢了被选中机会少;三是有成就感,看到留言被点赞几十次、几百次、上千次,是有成就感的。
12月25日,老家江苏滨海融媒发出了寒潮警报,韩志远第一时间在这条新闻下留言。这天,新华社发布了三星堆发现一条虎头虎脑青铜龙的消息,他及时留言:“三星堆,就是宝库啊!”今年武汉启用W字头车牌的消息传来,韩志远很是高兴了一阵子,他一年多前曾经提出推行鄂W车牌的建议,有关部门还进行了回复。“我喜欢看这些文章,也喜欢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发出去。”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想法,就要让留言入选,甚至置顶,这就要求韩志远要在公众号文章推送出来后就阅读,然后快速写出感受发出去,“晚了,入选的可能性就下降了”。
读公众号推文时,韩志远会碰到一些网络用语,有些不太懂,“那就上网查资料,搞懂为止”。
在读文章、写留言的过程中,韩志远渐渐产生了独特的习惯和期待。他也彻底除掉了对烟草的“心瘾”,吸烟带来的长期咳嗽、咳痰也好了。
韩志远不喜欢拖沓,看完文章第一时间把感受写出来;当天忙碌没看完的文章留到第二天一定会提醒自己记得去看;期待自己的留言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收到更多的点赞,被更多人看到;当留言出现在央媒留言区时,他会惊喜会满足……而这些,都来自一位戒烟成功的退休老人,也是他积极融入时代的新方式。
实习生赵心瑜 记者田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