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百年党史进校园 红色教育入脑更入心

新华网 2021-12-20 19:25

新华网贵阳12月20日电 重走“125时空隧道”、党史知识竞赛、“三线”建设历史宣讲……党史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教育系统扎实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学习教育以及六盘水“三线”建设历史进校园,深化师生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教育入脑更入心。

走进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进入校园需要走过一条“时空隧道”。长廊融合了“四史”、“三线”建设史及学校发展史等内容,于2021年9月由学校师生共同设计、打造,狭长的历史“时空隧道”成了每位学生入学的“必修课”。

“每当我穿过‘125时空隧道’,我都感觉自己在和革命先烈们进行着超越时空的对话,同时也感受到百年征程的波澜壮阔……”随着讲解员张芯萌的讲解,仿佛走进了热血沸腾的“三线”建设年代。张芯萌是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五年级学生,她说,作为讲解员和新时代的少年,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当作必修课,赓续精神血脉,争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25时空隧道”。新华网 蔡连素 摄

据悉,学校1968年伴随“三线”建设而诞生。隧道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长251米,由贵州水城水泥厂(又名“125厂”)开凿建设。在保持原貌、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学校把隧道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文化长廊,让全体师生在重温“三线”建设历史中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共谋学校高质发展。

六盘水市第十一中学教师杨福佑表示,通过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描绘祖国、隧道解说、经典朗诵、节日庆典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边学、边悟、边做,酝酿家国情怀,厚植红色基因,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25时空隧道”内,讲解员讲述“三线”建设历史。新华网 蔡连素 摄

走在六盘水盘州市第八小学校园内,红色印记随处可见。“红军四渡赤水到达盘州开展革命”浮雕墙;环校路上党建、队建宣传栏;校园红色非遗文化展馆内,红军老旧实物、红色文字图片、革命短片……

“我们面前的这棵槐树,记录了中央红军红六军团在我们盘州市为穷人翻身的历史事件……”在盘州市第八小学校园槐树下,二年级讲解员姚可钦向参观嘉宾讲解了“红军槐”历史故事。

“通过党史学习,我校师生在政治思想认识方面得到很大提高。”盘州市第八小学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徐正江表示。

此外,六盘水市许多学校还通过党史知识竞赛、讲红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排练等多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汲取红色营养,坚定理想信念。(蔡连素)

盘州市第八小学红色文化长廊。新华网 蔡连素 摄

槐树下,学生讲解“红军槐”的故事。新华网 蔡连素 摄

盘州市第八小学党史教育课本剧《丰碑》表演。新华网 蔡连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