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光谷科创源动力,待下一个新浪潮来袭!

极目新闻 2021-12-20 19:12

如果问,武汉特别有活力、特别有潜力的一个区在哪里?

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武汉东湖高新区!

武汉东湖高新区,我们也称为“中国光谷”!无数科创新秀企业在这里诞生、巨头企业在这里扎根,无数人选择在这里生活、工作、追寻梦想!崭新、年轻、充满希望、朝气蓬勃,这里就是武汉的逐梦新城。

究竟发生什么?让这片曾经偏僻的荒地,成为武汉、乃至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地方?最近一期微众银行与第一财经联合打造的《科创源动力》视频栏目组走进武汉、深入光谷,为我们一一揭秘光谷为什么这么牛!通过各业界专业人士的观点,让我们看到光谷蓬勃发展的秘密是什么?光谷究竟为什么值得武汉人骄傲!

“一束光”照亮一座城!

节目以详实的数据作为开篇,生动而又清晰地介绍了光谷如今的成就。

曾几何时,光谷还是一片被人遗忘的荒野之地,被戏称为“武汉建成区地图外两厘米”。三十年的风云转变,这里已然是武汉耀眼的明珠!这里拥有一条创新主轴,高新大道;一个核心创新园,光谷科学岛;一个科学家云集,科研人员向往的科研圣地和三大创新节点:光谷生物城、光谷中心城和未来科技城和三条千亿产业:创新大道,关山大道、光谷路和左岭大道。

这里是518平方公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世界瞩目的科创之城——武汉·中国光谷!

三十年间,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光通信国际标准、商用存储芯片、400G硅光模块、128层三维闪存芯片、超高通量“火眼”实验室相继诞生于此。

可以说,光谷是武汉当之不愧的创新高地,而这创新引擎的发展动力,自然离不开武汉这片土地上集聚的人才。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科技重镇、创新之城的武汉,汇聚了83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81名两院院士。这是武汉宝贵的资源,也是武汉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底气!

几代科创人薪火接力,从拉出中国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光纤,照亮了光谷的萌发之路。到“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与医疗科技、数字经济与新消费、人工智能等产业格局一步步建成。

光谷向着“世界光谷”的征程越走越远,也越走越辉煌!

光谷为何能在武汉诞生?

在节目中,中国商业文明研究发起人秦朔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武汉是怎么崛起光谷这么大的一个创新创业高地呢?

这个问题,确实令很多武汉人感到疑惑。翻开武汉的历史,这里其实是一座老的工业重镇,比如最有名的是“汉阳造”。在早期是财富,但到新世纪却是一种压力!那么,它是如何转型从工业重镇到科技城的呢?

作为内陆城市,武汉很难参考沿海城市的发展模式。武汉能发展起来,主要立足“自身”,依靠于内部资源,才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立足“自身”,又怎么一个立法?视频中光谷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陈波用“天时”“地利”和“人和”这三点,简要阐述了光谷的发展之路。

· 敢为人先,科教立市

1987年武汉在国内率先推出“科教立市”战略,强调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1988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辉煌的历程开始落笔。

2000年3月,一份“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的建议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举全省之力,建设武汉·中国光谷,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随后,大规模的建设开始了,武汉市共投入100多亿元用于光谷基本设施和产业投资建设,新启动实施了近200个光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863计划项目就有80多项。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 创业沃土,活力涌动

当然,光谷这粒科创种子能够在武汉发芽,自然离不开武汉这片如宝藏一般的沃土。

武汉将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汉高校“双一流”建设,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支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国家科研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同时,武汉也将加快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设世界著名“大学之城”,准备了能量满满的“人才森林”。“人才森林”逐渐养成后,诞生于深圳前海的全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被武汉的潜力所吸引打动。

据微众银行企业金融副总经理袁伟佳介绍,2021年微众银行在光谷设立了武汉研发中心,主要负责承担微众各类业务系统设计、开发等工作,充分发挥了武汉当地的人才优势与深圳进行协同,为业务提供高质量且成本可控的系统功能交付,支持银行业务整体可持续发展。

·先破后立,聚力武汉

坐拥83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然而,“所在”并不代表实力。让科技成果真正“为我所用”,武汉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破题”。

2012年,“黄金十条”的发布,武汉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收益70%归研发团队,打破了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的限制。5年之后,东湖开发区再推“新黄金十条”:教师可与高校共享职务成果所有权,改革重点瞄准了更为敏感的“成果所有权”。

近年来,武汉还全面实施了“武汉英才”“3551光谷人才计划”等人才政策,从项目资助到提供厂房办公,激励了人才愿意留在武汉创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

光谷,待下一次腾飞

这些政策支持和引导,确实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但是通过节目,我们也了解到光谷在发展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人口基数是光谷的天然优势,是未来发展的优势,但也要更精准的施策,使人才体系更加完善。

如钟复平老师所言:我们是在全国出台人才的“3551人才计划”很早的城市或者是地区之一,应该说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当前我们认为我们还做得不足,受制于人才的群体比较庞大,不好选择支持哪一类群体。所以我们现在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怎么找到我们需要的人才,当然要和我们企业一起配合,怎么去给那些人才一些好的条件、便利的环境等等。

陈波老师更直观表明:不同层次的人才,留住他的整个策略会有不同。对于基础性的人才,我们要留住的就是怎么样能够把他的生活设施、生活配套保障做好;对于中层的人才,更多的是要给他有这样的一个充分的生长或者发展的空间;对于顶级的人才,就要用我们这个庞大的市场积聚、产业积聚……

除了人才的处理有所欠缺,金融上也有些堵点。科创小微企业在发展中,是需要资本支撑的。但点亮资本创始人李翀却指出:目前投资阶梯化的氛围还不够浓烈。这种投资阶梯氛围换句话说就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段,所需要资本不同,在合适的阶段投入相对应的资本,这样连贯性的投资,企业才能更上一个阶梯。

另外,武汉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轻资产、无抵押等特点,融资方面确实也有难题。

尽管东湖高新区在金融支持科技企业上做过不少探索,比如轻资产的小微企业可以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小微企业可以在光谷联交所四板挂牌进行股权融资等等,但武汉的一些小微企业还需要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如今年8月,微众银行微业贷科创贷款正式开通湖北市场,利用互联网银行的线上化优势为湖北的科创企业带来了不一样的融资体验。从提交申请到授信,最快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定程度上能及时地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与此同时,微众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科创类小微企业同样重要。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探索数字化“贷+投”创新服务模式,以数字科技驱动打造微众银行科创企业评估体系,该模式通过深入连接投贷双方,能够让投资变得更科学,让融资变得更高效。

打好了基础,还有新的挑战在等待光谷,但我们相信光谷有能力、也有实力做到更好!

结尾

现在的“大光谷”,有相关政策指引,有人口热力;有产业星火,有交通加速!正如节目所说:光谷的科创产业有无限可能,它就像一座潜力无限的“宝藏”,待人来挖掘!10年、20年后,期待光谷再一次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上!相信关于光谷的故事未来会在更多的地方得到传扬,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越来越显示出它不可多得的价值!

与城市共荣、与企业共生,这正是微众银行推出《科创源动力》专题视频节目的初衷。据悉,《科创源动力》系列视频深圳与武汉已上线,苏州特辑即将上线,点击阅读原文一起探寻中国科创源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