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阳公安“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持续释放高效便捷服务

法治日报——法治网 2021-12-20 14:32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剑峰 孙立昊洋 通讯员 刘晓婧

“现在只需要在家点点手指头就可以实现网上办理业务,不用我来回跑路,真是太省心了。”近日,张女士通过“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成功为女儿办理了落户旬阳的手续。这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公安局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成效,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公安便民服务从“窗口”延伸到“指尖”的真实缩影。

近年来,旬阳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创新完善机制,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一网通办”业务“153机制”亮点品牌,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工作能力,扩大公安“放管服”改革受益群体,确保让广大群众和企业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享受更全面、更直接、更实在的便民红利。

办事“来回跑”变成“键对键”

谈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家住旬阳市双河镇的张先生最有感触。张先生原户籍在陕西,结婚后又把户口转到山西,离异后欲将自己和孩子的户口返回原籍,原本需要辗转两地来回奔波,后通过“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直接解决了跨省户口迁移业务。拿到崭新户口簿的张先生开心地向民警表示:“现在国家真的是太考虑我们老百姓了,这个政策真是给我们省时省力,太方便了。”

今年以来,旬阳市公安局认真落实山西、陕西、宁夏三省户口迁移“跨省通办”试点工作要求,申请在三省间办理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户口迁移、大中专学生毕业户口迁移、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父母投靠子女户口迁移5个事项实行“跨省通办”,以往需要往返两地一两个周才能办完的业务如今只需要在迁入地派出所一个小时即可办理完成,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既让群众少跑路,减少了办事成本,也提高了办事效率,让群众省时省心。

截至目前,通过“跨省通办”业务办理宁夏、山西落户陕西10人、迁出4人,全力推动“网上办、掌上办、一窗办”和“最多跑一次”落实落地,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审批“面对面”变成“不见面”

“请问无犯罪记录证明在哪开?怎么开?”很多群众或因办理出国(境)事务、升学、服现役、就业等都遇到过这一难题。现在通过“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即可申请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业务。

“以前办个审批业务不仅要跑好几个地方,还要跑好几次,换个证都得上个月跑,非常麻烦。”吴先生是一名烟花爆竹经销商,常常需要前往各乡镇运输分销,“提交材料要跑一趟,取证还要再跑一趟,如果材料不齐全,补齐材料又要多跑一趟。”

吴先生说,自从民警告知可以从“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全流程互联网“不见面审批”后,他坐在家里就可以网上办理相关业务,所需资料一目了然,简明又便捷。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不断向移动端延伸,通过减少警种部门之间和上下级公安机关之间审批流转的中间环节,最大程度地简化群众办事流程,以及各种资源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公安机关治安、交警、出入境等警种部门涉及242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网上指南、查询、预约等功能,着力解决了群众办事过程中证明“我就是我”的难题,切实打通了影响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让网络数据“跑”取代人工“跑”,大幅节省了民众办事的时间和精力。

自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旬阳市公安局持续深化“互联网+公安政服务服”平台深度应用,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互联网+公安政服务服”平台累计为群众办理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1261件、预约业务1938件、全流程业务1820件、留言48件,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