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头会显脸大,圆头好看,还会显得五官更漂亮。近来,年轻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花高价给孩子定制头盔。这些“塑形神器”真的有效吗?12月15日,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提醒,“塑形神器”有风险,家长切勿自行“塑形”。
婴儿矫形“头盔”受追捧家长褒贬不一
在某宝搜索,许多相关头部矫形商品正在热销,有较常见的矫形枕头,也有“私人订制”的矫形头盔。在社交平台上,宝妈们纷纷发布使用头盔的分享,原理大多是通过佩戴头盔,让宝宝的颅骨向标准方向的区域生长,让头更圆更漂亮。
矫形头盔的效果到底如何?有报道称,一位斥资三万元买矫形头盔的杭州妈妈表示虽然娃每天戴头盔遭了一些罪,但结果还是满意的,但也有妈妈有不同意见:宝宝戴出了湿疹,歪头现象并没有得到缓解。公开报道中,有一位双胞胎妈妈,其中一个宝宝左眼因为被头盔挤压,导致眼睛里出现了摸得到的肿块。两个孩子的头顶部位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凸起,要想恢复,只能手术。
宝宝“头睡歪了”较常见但要警惕“颅缝早闭”
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杜浩介绍,新生儿的头型大多是尖尖的,因为分娩时宝宝的头部通过产道挤压,或者受到产钳的牵拉所致。
婴儿的颅骨与成人不同,是由多块头骨片拼接而成,每个骨片之间有一定的生长空隙,且尚未完全融合,所以这一阶段的头颅骨很软,可塑性高。所以,婴儿时期头睡变形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这一时期如果通过合理调整睡觉姿势,宝宝的头型会逐渐变圆。随着婴儿年龄增长,这些缝隙也会逐渐硬化闭合。当宝宝到12月-18月龄时,头型也就基本定型了。
要提醒的是,宝宝的异常头型主要分为两大类——生理性的颅骨变形(如上文所述)和骨缝早闭性头颅畸形(病理性)。
“如果是生理性的颅骨变形,不管是圆头还是扁头,并不影响智商。而骨缝早闭性头颅畸形(颅缝早闭),会明显限制脑组织的生长,从而使患儿出现智力、学习能力、语言沟通等障碍,一般需要通过手术矫正。我们接诊过多位颅缝早闭的宝宝,手术后恢复了健康。”杜浩说。
杜浩提醒家长,颅缝早闭手术越早越好,6个月到1岁即可。不少家长在孩子一两岁时才来就诊,孩子的脑功能已经受损,十分可惜。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头型巨大或非常小,或者五官、头部、额部不对称不均匀等头型异常情况,要尽早到神经外科就诊,排除严重畸形。
“塑形神器”有风险孩子健康最重要
如果只是“睡歪了”,家长可以采取俯睡、侧睡、仰睡三种相结合的方法,每隔几个小时换一下睡眠姿势;可以在宝宝清醒时竖抱,缓解头部压力;每天有固定趴着玩耍的时间,宝宝趴着能放松头部,有助于塑造完美的头型。如果家长总在床边一侧照顾,宝宝容易习惯性侧向一边,所以照顾者最好经常更换位置。
一岁前,宝宝的颈椎还没有发育出自然的生理弯曲度,什么都不垫才是最舒适的。给婴幼儿使用枕头,会增加窒息死亡的概率。使用定型枕,还有可能睡成扁头。
一些发达国家使用矫形头盔较为广泛,但正规的矫形头盔属于医疗器械,家长自行使用确实存在风险。“无论是扁头还是圆头,孩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发现有问题一定要先找神经外科医生就诊,由医生诊断和治疗。”杜浩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高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