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级大奖 武汉打造文旅志愿服务高地

长江日报 2021-12-14 08:04

我们的节日·春节“平安春运暖心回家路、文明祝福爱心进万家”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中国旅游日,武汉文旅志愿者在热门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和“万名导游讲湖北故事”活动。

“我们的节日·春节——我在东湖等你”直播活动,和观众一起寻年味品年俗。

植树正当时,武汉文旅志愿者植树添绿应春风。

“我们的节日·端午——建党百年路 粽香迎端午”公益活动。

九九重阳,致敬“最可爱的人”。

别开生面上党课。

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文明引导。

“行走的党课”进高校,武汉文旅志愿者和学生们集中观看微党课。

助力“五一”文明游,“红马甲”成景区新风景。

助力红色旅游,00后在红色场馆志愿服务。

“十一”假期首日,武汉文旅志愿者主动向来汉游客送文旅大礼包。

2021年收官时段,武汉文旅行业的荣誉簿上再添浓墨重彩一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2021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荣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去年此时,武汉市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服务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复苏”项目获得 “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线上大赛”一等奖和“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级大奖,印证着武汉一步步打造文旅志愿服务高地的坚实脚印。组建于2015年的武汉市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武汉文旅志愿者们分期分批分布在全市重要景区、交通集散地,主动承担志愿服务工作,为游客送温馨、为群众传情意、为行业树形象、为城市扬文明。

■ 解密!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这样炼成

今年10月4日正值高温,在黄鹤楼景区主楼前,一名40多岁的外地游客排队时突发低血糖,武汉文旅志愿者周媛赶紧将游客扶坐着休息,另一名志愿者前往医务室要来糖水和药物,帮助游客服药。游客的家人连连道谢,“我们远道而来,感受的不仅仅是美景,还有武汉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

这只是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日常服务的一个缩影。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为何连续两年收获国家级大奖?在核心成员周媛看来,靠的是大家“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今年除了斩获国字号大奖,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还有一批项目开花结果。“文明旅游 健康旅游 为武汉加分”志愿项目获2021年湖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学党史唱红歌走红路”志愿项目荣获武汉市第四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十优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们为“武汉因你而荣”留下最美印记,为建党百年营造了文明和谐、向上向善、团结奋进的良好社会氛围。

践行雷锋精神 以礼相待八方来客

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在东湖樱园,穿梭的“红马甲”特别美。文旅志愿者冒雨开展志愿服务,为需要帮助的游客撑伞、拍照,提醒游客戴好口罩。“我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地为大家提供帮助。”文旅志愿者陈艳青说。

每逢节假日,志愿“红马甲”坚守景区、交通口岸等,热情服务,以礼相待八方来客。“刚到火车站就收到了小红旗和热干面,这样的礼物太有意义了。”国庆佳节,带着母亲和孩子来武汉游玩的何先生在武昌火车站收到了武汉文旅志愿者赠送的节日礼物,“志愿者们真的很贴心,我自己是一名党员,也希望把这样的情怀传递给我的孩子”。

武昌火车站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站点作为武汉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旅游形象、宣传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窗口,由武汉文旅志愿者全天值守,为市民游客提供舒心、贴心、暖心的文明服务,展示武汉良好的城市风貌。国庆七天长假,“红马甲”坚守火车站,主动向来汉游客送出文旅大礼包,让各地游客感受到“武汉礼遇”。

践行雷锋精神,武汉文旅志愿者全年不间断服务各地游客,覆盖全市51家A级景区、3大交通口岸和部分文化场馆,分期分批开展文明宣传志愿服务,为市民游客提供义务讲解、信息咨询,并深入宣传文明旅游、安全出行理念,推进文明旅游落到实处。

为游客制造“快乐”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

专业化、特色化、智慧化的文旅志愿服务,是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彰显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创立“武汉文旅志愿者在行动”品牌,开展“旅游+”“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和品质的同时,全力做好文明旅游、红色旅游宣讲工作。

“请有序排队进入景区”“请随手带走垃圾”……在黄鹤楼公园内,志愿者苏梦琪一边向过往的游客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单,一边沿路拾捡路人遗落的垃圾。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时,她都会随身携带垃圾钳和塑料袋。

今年以来,在黄鹤楼景区,国家金牌导游、武汉文旅志愿者周媛带领的“文明旅游为武汉加分”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开展文明旅游引领服务。“五一”小长假第二天,黄鹤楼发布游客承载量“橙色预警”,志愿服务队成员主动提早到岗、延长服务时间,为游客答疑解惑、疏导人流。10月2日上午,黄鹤楼迎来人流高峰,主楼排起长队,文旅志愿者们在主楼前提醒游客错峰游玩,“你们可以先去落梅轩、诗碑廊看编钟演出、听诗词讲解,一个小时后再过来,这样可以避开人流高峰。”

在黄鹤楼景区担当讲解员,周媛平时工作挺忙,只能用休息时间做志愿服务。她常常带着6岁的女儿,一起去志愿服务的场馆,一忙就是大半天。周媛说,她希望女儿能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发自内心地接下志愿服务的“接力棒”。

志愿服务+党史学习 红色宣讲入脑入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运用志愿服务方式开展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是推动宣传普及工作更具活力、更接地气的新举措。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在志愿服务中,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红色旅游、拓展并深化现有红色资源,盘活历史赋予武汉的宝贵红色财富,使红色文化更厚植人心。

今年4月,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武汉文旅志愿者组织策划了“初心如磐学党史、聚魂育人唱红歌、使命在肩走红路”系列活动,并向全市文旅工作者发出《红色传承 红心向党》倡议,率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掀起学党史热潮,在文旅行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党课宣讲+志愿服务”模式,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到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中,武汉文旅志愿者带着“行走的党课”深入武汉各大景区、社区、校园,以实景党课的形式,引导游客重温红色景点,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常态化。“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这次会议上,瞿秋白负责翻译工作……”在武汉市花山街花城家园杏园社区,武汉文旅志愿者冉龙江讲述着革命烈士瞿秋白在武汉期间的事迹,带领现场党员群众重温红色经典。该社区党支部书记许正文说:“这堂党课别开生面,把红色文化带到了家门口。”

今年以来,武汉的各大红色文化场馆成为“热门景区”,游客量为同期的5到10倍之多。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在优秀导游和景区讲解员中,精心选拔青年志愿者服务红色场馆。关注青年志愿者的培育和成长,总队建立“老带新”的良性培养模式,迅速开展封闭训练。为了让90后00后快速上手,讲好党史,服务好文化场馆,周媛把他们带到黄鹤楼,和他们同吃同住,给他们讲伟人故事,打气鼓劲,内练素质,外树形象。

从今年“五一”起,90后00后文旅志愿者坚守八七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都府堤毛泽东旧居等红色场馆,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在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做志愿讲解服务的00后范宇银说,在付出爱心、服务游客的同时,她也感受到红色传承的力量。助力红色旅游,武汉文旅志愿者的志愿讲解受到央媒关注,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央视财经新闻频道纷纷以《湖北武汉:红色景点热度高 青年志愿者成为党史讲解生力军》为题,推出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红色场馆,推广红色文化的相关报道。

形式丰富多样 系列活动受好评

“小朋友们注意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按压模具了,这是做月饼最关键的一步……”中秋节小长假,一群小朋友在武汉文旅志愿者的指导下兴高采烈地做手工月饼,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享受节日的快乐。这场节日志愿服务活动也引来央媒关注,《人民日报》于9月21日在头版报道武汉文旅志愿服务总队在武汉园博园举办的“童心同愿 情暖中秋”活动。央视《朝闻天下》也以《童心同愿 中秋月圆》为题,对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致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报道。

今年以来,武汉文旅志愿服务总队致力于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新时代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策划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以春节、端午、中秋、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产业融合,让八方游客感知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魅力。

“我们的节日·元宵——花灯深处是团圆”活动,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线上直播,展示传统面塑、剪纸技艺,一起包饺子、话团圆,传播年俗文化。“我们的节日·端午——建党百年路、粽香迎端午”活动邀请亲子家庭到武汉植物园实地探索蜀葵、菖蒲等端午植物,给孩子们讲解节庆的来历和风俗,一起包粽子、制香囊。“我们的节日·重阳——九九重阳、致敬老兵”活动,在重阳节时护送和陪伴89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英雄吴克权到花博汇畅游花海、观皮影戏,享受幸福、宁静的时光。

贯穿全年的“我们的节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了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也丰富了市民传统节日的文化生活,引导人们近距离地感知传统文化的新鲜活力。

■ 点赞!十佳服务项目彰显志愿奉献精神

11月底,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汉市旅游信息与服务中心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2021武汉最红文旅志愿者暨十佳服务项目”评选活动圆满落幕。

旨在大力表彰和宣传推广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领域方向正、影响大、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激励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多样化创新,促进志愿服务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常态化、高质量发展。

经过为期4个月的征选、走访,40名优秀的文旅志愿者、20个志愿服务项目进入初选,并于11月在长江日报官微上面向全社会开展网络票选。票选活动吸引了近42万人次参与,最终决出10名最红文旅志愿者和十佳服务项目。通过回访发现,广大文旅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中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生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暖心服务全覆盖 “红先锋”在行动

“在规划馆我见到了科技感十足的城市模型,让我知道武汉原来这么大,这么美!”今年“六一”,在春苗小学读六年级的王凌薇第一次来到城市规划馆,父母平时工作繁忙,无法陪她过节日。

在六一儿童节里,武汉文旅志愿者钱文康引领的“关爱特殊儿童·畅游美丽江城”志愿服务行动,带领武汉春苗小学农民工子弟学生一行40人参观武汉市民之家、武汉极地海洋乐园,送去志愿者们的关爱。

钱文康是湖北广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文旅研修专家、国家金牌导游。从业13年以来,钱文康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及文明旅游宣传。2017年3月14日,“关爱特殊儿童,畅游美丽江城”大型公益活动首期起航,钱文康和志愿者们带着一群身有残疾的福利院孩子去黄鹤楼游玩。一个孩子告诉他,自己因为眼疾从没有去过景区,也没有见过美丽的风景,所以很感谢志愿者带他们出门游玩。钱文康深受触动,将志愿服务行动坚持下来。2018年、2019年、2021年,钱文康持续组织“关爱特殊儿童,畅游美丽江城”志愿服务活动,带领着福利院孤儿、身体缺陷儿童、困境儿童、农民工子弟儿童前往景区游玩,以健康出游、文明出行的方式让孩子们聆听英雄武汉故事,传播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钱文康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先后获得“湖北省青年文明号”“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国旅游先锋组织”等称号。

在十佳服务项目征选中,定期开展文旅志愿服务的青年队伍颇为亮眼。作为行业“红先锋”,他们默默奉献在一线。“把最美武汉讲给你听”公益旅游团志愿服务项目,由国家金牌导游谭海平等学知导师自发策划,针对武汉抗疫英雄子女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公益旅游活动。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一起探访武汉大学、湖北省博物馆、光谷有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和贴心细致的服务,带领孩子们感受到英雄之城的气魄。“我们把最美武汉讲给孩子们听,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更加明确这个活动的意义。”谭海平说。

于2017年开启的“走读江岸”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导览服务项目,目前有41名青年志愿者。他们每周末开展志愿导览服务,引领广大市民和观光游客走进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讲解老汉口厚重的近现代商业文化、里分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帮助更多人全面认识武汉、了解武汉,为提升武汉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鲜血液”全覆盖 00后10后冲在前

“我想讲好红色故事,将一本书一个手记一张照片的历史讲述出来,让那些来场馆学习的同学们、小朋友们,能够产生共鸣,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今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外语学院大三学生曾佩佩,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00后讲党课”红色传承志愿服务队队员。从“五一”到11月底,每天坐公汽、搭地铁,往返路程近两个小时,曾佩佩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对想学习了解党史的市民游客进行志愿讲解,深受好评。用坚持和坚守诠释着责任,用温柔和坚定彰显着武汉之美。“00后讲党史”红色传承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用专业知识传播文化、传递文明、制造快乐、分享阳光,唱响时代主旋律。

文旅同心、志愿同行,一批茁壮成长的“10后”志愿者已经开始用自己微薄之力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在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一群小小文旅志愿者,每逢寒暑期、节假日期间都“泡”在博物馆,为观众“接力讲解”,收获掌声无数。2019年寒假期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王祯报名参加自然博物馆首批小小志愿者活动。她将讲解词录成音频,一遍一遍地对着读,照着背。熟记2500多字的讲解词,王祯在2019年的寒假几乎是天天到馆,整整18天,除夕、大年初一都在为游客做讲解服务。2021年暑假,小小志愿者活动重启,王祯又帮助更多的孩子去学习讲解内容,熟悉讲解路线。王祯的妈妈也是一位文旅志愿者,在她看来,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和阅历的增加,志愿精神将在他们心里扎下根,“孩子的加入,为文旅志愿服务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志愿服务一代又一代接续发展”。

文旅行业全覆盖 处处闪耀“志愿红”

“我真没想到还有机会能重新学乐器,我长笛考了四级良好!”在江汉区阳光家园,智力残疾的刘亚文,在同学和老师们的掌声下,结束了长笛独奏。这场音乐学习与交流的课程,是江汉大学青年老师廖逸君,带领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办的。

从2018年10月开始,每周两次、每次三小时,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运用专业音乐疗愈知识,为阳光家园肢体残疾或智力障碍但喜爱音乐的残疾人,进行音乐赋能和音乐疗愈。课堂上,老师们通过乐理知识讲解,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唱,增长学员的自信。经过长期的培训、排练,2018年这些成员登上了舞台,并于2019年正式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残疾人管乐团——“江汉区残疾人管乐团”。艺术普及深入残疾人群体,实现全员共享美好生活,作为江汉区文化馆“江汉文化·群艺联盟”的一员,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深入街道、社区服务,“音乐赋能”项目受到一致好评。

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覆盖文旅行业的方方面面。市、区级图书馆建立志愿者团队,推出特色服务项目。“千字屋”儿童想象力志愿服务项目,是武汉少儿图书馆品牌活动,是该馆在推广儿童阅读方面所做的探索创新。“招募来的志愿者老师,职业五花八门,这也是团队一大特色。”团队负责人林翔介绍,有的志愿者老师从事保险销售行业,就会将财商相关理论,放进想象力课堂;有的是医护人员,就会在课堂中加入医学、护理学理论;还有高校学生、老师,创造出英文绘本故事、美术专场、国学专场等。“千字屋”年开展公益活动200场左右,2016年开放至今累计服务近千场次,注册志愿者达到160多人。

在文旅行业服务的社会志愿者,有老师、大学生、离退休人员、外企销售、文博爱好者、中小学生等;年龄从69岁到7岁半,覆盖面极广。69岁的田晓松担当湖北省博物馆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已有10年,还参与新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考核工作。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老师薛红,带着学生志愿团队一起在湖北省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并开启“移动博物馆”志愿项目,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将文物的影像资料带到乡村学校,让这里的学生也能看到文物、了解历史。对城里孩子来讲,去一次博物馆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偏远乡村、信息闭塞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薛红表示,希望以后有条件,能够带着这些偏远城区的孩子,到真正的博物馆去看一看。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首义之光”志愿服务团队于2009年成立,200多名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讲述着武昌起义敢为人先的英雄故事。团队里最小的志愿者年龄只有8岁。建筑博物馆“传承匠心”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由社会各界热心于文化事业、公益、慈善的人士组成。志愿者通过培训考核上岗,在观众服务、展览讲解、科普活动等方面提供服务,服务公众5万余人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志愿活动丰富多彩。武汉群艺馆发挥社会文艺团队资源优势,广泛发动文旅志愿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44届武汉之夏“街头音乐汇”志愿服务项目。活动总计开展50场,参与的文艺志愿者都具有丰富经验,如环形都市、光阴的故事、秋卡、武汉金秋民乐团等6支乐队参加,出演歌手更是达到250余人次。

广大文旅志愿者倾力付出、倾情投入,服务水平、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木兰草原、木兰天池等景区,在金盾大酒店、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等星级饭店,纷纷设立学雷锋志愿岗、志愿服务队,暖心服务,让外地游客如沐春风,也推进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抹抹“志愿红”,成为武汉文旅窗口一道道亮丽风景。文旅融合、推动发展,武汉文旅志愿者也将继续乘风破浪、用专业与热情为美丽武汉的建设增光添彩。

■ 专家点评

马勇 湖北旅游学会会长、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

武汉文旅志愿者总队收获国家级大奖,彰显了这座英雄城市的好客之道。武汉不仅有美食、美景、还有一城好人。疫情之后,文旅行业的恢复和发展速度在加快,武汉文旅志愿者们以友好、优质的志愿服务回报全国人民,欢迎八方客人到武汉来,助推了文旅高质量发展。

志愿服务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城市文明、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成熟的表现。武汉文旅志愿者做的是日常小事,默默奉献的背后体现的是“大贡献”。目前,武汉正在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文旅志愿服务覆盖面广、也体现了专业性和特色化,让城市更友好,对武汉提升国际影响力有推动。

谢双玉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

武汉是英雄之城,也是志愿之城。正是因为文旅志愿者这群文明城市建设的生力军,让武汉充满了爱。文旅志愿服务是在用实际行动,传递城市温度,彰显城市品格,塑造和树立城市形象,宣传和弘扬城市形象。

武汉文旅志愿服务总队收获国家级大奖,我认为靠这些——组织目标主题化;组织管理规范化;服务活动系列化、品牌化;服务内容生活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频次密集化;服务范围网格化;服务手段智慧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文化旅游融合化;服务宣传常态化。

未来的武汉文旅志愿服务,还能进一步融合武汉文化和特色、加强文化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与高校等志愿组织联动,开发更多的系列活动,让“英雄之城”文明之花越开越艳。

2021武汉最红文旅志愿者暨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名单

2021武汉最红志愿者(10名)

1、王祯 长江文明馆小小志愿者

2、周娟 武汉市群艺馆志愿者

3、许童童 江汉区文化馆艺术培训进社区授课志愿者

4、王兴泉 武汉革命博物馆“红巷苗苗”

5、范宇银 “00后讲党史”志愿者

6、冯钰娟 江汉关博物馆志愿者

7、田晓松 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

8、舒思杰 建筑博物馆(中国建筑科技馆)志愿者

9、陈艳青 湖北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志愿者

10、胡君 湖北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志愿者

十佳志愿服务项目(10个)

1、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青年志愿团队“音乐赋能”项目

2、武汉市少儿图书馆“千字屋”儿童想象力志愿服务项目

3、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学生志愿团队“移动博物馆”志愿项目

4、“00后讲党史”红色传承志愿服务项目

5、“把最美武汉讲给你听”公益旅游团志愿服务行动

6、“走读江岸”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导览服务项目

7、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首义之光”志愿服务项目

8、“关爱特殊儿童·畅游美丽江城”志愿服务行动

9、武汉群艺馆“春雨工程”项目“街头音乐汇”志愿服务项目

10、长江文明馆“博物馆小小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

文:黄丽娟 侯钰倩 武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