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海南观鸟地图,请查收!

南海网整合 2021-12-10 13:57

清亮而悠长,恍惚中几声窃语,

“啾啾”地砸落在窗外。

在海南,清晨叫醒人的往往不是闹钟,

而是纷扬如雨落的声声鸟鸣。

12月7日,记者从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随着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记录的鸟类从原来的180多种增至现在的218种,吸引了众多市民纷纷拍照打卡。

东寨港上空的“鸟浪”

成群白鹭停留在东寨港。记者 陈卫东 摄

鸟儿何处寻?

请看海南观鸟指南

↓↓↓

■■■海口五源河湿地■■■

2021年累计记录到133种居留型鸟类,它们当中除了有以红原鸡为代表的留鸟和以栗喉蜂虎为代表的夏候鸟以外,还有约一半的种类是冬候鸟。此监测数据表明,相较于上一年度监测记录到的121种居留型鸟类,今年数据有所增加。

栗喉蜂虎,卢刚 摄

正值迁徙季节,海口五源河湿地公园也迎来了秋季的候鸟朋友,它们飞越千万里,不断追求向往的生活。

那么在五源河湿地公园里,小鸟们都在迁徙地里干什么?这群小“话痨”们平时又在聊什么?

■■■海南大学东坡湖■■■

每年冬季,位于海口闹市区的海南大学东坡湖都会吸引大批椋鸟集群夜栖。各种椋鸟分批汇集在东坡湖周边的楼顶,略做休整后,陆续飞到东坡湖的红树林里过夜,成为城市中难得一见的景象。

在海南大学东坡湖的楼顶,大批椋鸟集群夜栖。通讯员卢刚 供图

海南大学东坡湖周边的楼顶,大批椋鸟集群夜栖。通讯员卢刚 供图

■■白沙门公园■■

白沙门公园,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北部,北临琼州海峡,是一个开放性的市级休闲娱乐公园。公园管理处通过不断营造良好的人工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候鸟前来越冬或过境时在此停留,成为海口市区最佳的拍鸟和观鸟场所。

海口白沙门公园里的一只黑枕王鹟。 虎哥 摄

根据“天涯鸟影”鸟类摄影群和海南观鸟会近几年在白沙门公园所做的记录,公园里已记录到鸟类111种,约占海南省鸟类种数的26%。

■■■海口万绿园■■■

万绿园,位于海口北面的海口湾畔,是海口市最大的开放性热带海滨生态园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儿提供了良好的居所。因为万绿园的鸟习惯与人为伍,容易接近,对喜欢拍鸟的朋友有更大的吸引力,已经成为海口市最负盛名的观鸟地点。

白鹭优雅的身影。记者 陈卫东摄

白鹭优雅的身影。记者 陈卫东摄

11月5日,海口万绿园海边,一群白鹭在浅滩上觅食,嬉戏。它们美丽的身影吸引游客和市民驻足欣赏,拍照。新海南客户端记者蹲守一个多小时,抓拍到白鹭优雅的舞姿和捕鱼瞬间。

■■■羊山湿地■■■

“羊山湿地”是指位于海口市城区南郊,以羊山水库为核心的湿地群。羊山湿地的观赏重点是淡水湿地鸟类,如翠鸟、秧鸡、水雉、栗树鸭等。在灌草丛里,伯劳、鹨和鹪莺等都很容易找到。秋、冬季可看到椋鸟、鹀及一些平时少见的猛禽。树莺、苇莺、蝗莺等一些隐秘的鸟种,则有待我们去慢慢发掘。

普通鵟。不常见冬候鸟,见于羊山湿地。

■■■文昌会文湿地■■■

文昌会文湿地被小青脚鹬选为“经停站”,在于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文昌会文湿地位于海南岛东北海岸,指文昌市从八门湾到冯家湾一带的滨海湿地,其长度约15公里,宽度1~4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会文湿地囊括了我国“近海和海岸湿地”中的大部分类型,属于复合型热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同时拥有这些要素的滨海湿地并不多,会文湿地因此被称为“教科书式的热带海岸”,曾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评为中国“2016年十块最值得关注滨海湿地”之一。

2019年拍摄到5只小青脚鹬。吕诗阳/摄

“会文湿地作为海南东海岸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方,调查记录到的水鸟种类约占海南水鸟种类的50%。”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的项目主任袁浪兴在今年年初的海南越冬水鸟调查中介绍道,近年来陆续观察到包括小青脚鹬、大滨鹬、大杓鹬、长嘴鹬等稀有濒危鸟类。

在新海南客户端2021年推出的《秘境寻踪》第二季第七集中,镜头也聚焦了会文红树林保护片区丰富的鸟类资源。

请看《秘境寻踪》第二季第七集:

探访会文红树林保护片区的湿地居民

↓↓↓

■■三亚亚龙湾森林公园■■

冬季来临,我国多地大幅降温,在三亚却是另一番景象。在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中,一些鸟儿飞舞在林间,它们觅食、嬉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白耳黑头鹎。通讯员 黄庆优 摄

近年来,亚龙湾热带天堂景区雨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万物生长,鸟类繁衍也越来越多。

白腰鹊鸲。通讯员 黄庆优 摄

红山椒鸟。通讯员 黄庆优 摄

行走在景区栈道上,远远就能听到林间各种鸟儿的鸣叫声,令人陶醉其中。

黑喉澡鹛。通讯员 黄庆优 摄

■■■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湿地公园■■■

紫水鸡棉凫等珍稀鸟类在海南昌江“现身”↓↓↓

8月28日,海南昌江爱鸟队队长薛美丽等人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湿地公园进行第二年度的第9次鸟类监测,并首次记录到紫水鸡宝宝。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紫水鸡。海南昌江爱鸟队供图

9月20日,昌江爱鸟队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湿地公园里发现了一只难得一遇的“稀客”棉凫,海尾湿地公园的候鸟“朋友圈”又增添新成员。据海南观鸟会观鸟记录中心记录显示,上一次在海南监测记录到棉凫是1904年,至今已有117年。

在昌江海尾湿地公园里觅食的棉凫。昌江爱鸟队 供图

■■■儋州湾新英古盐田■■■

随着天气变凉,来海南过冬的候鸟越来越多。11月6日,儋州湾新英古盐田,一群群蒙古沙鸻和阔嘴鹬在滩涂上觅食、起舞。镜头下的“小精灵”们萌态十足。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冯尔辉 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冯尔辉 摄

■■临高新盈红树林湿地■■

位于儋州泊潮港内,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征,为与之相适应的红树提供多种生境,呈现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这里栖息着众多大中型涉禽,来此越冬的黑脸琵鹭种群数量稳定。

黑脸琵鹭

23只黑脸琵鹭飞往栖息地,场面壮观。《秘境寻踪》摄制组供图

具体推荐观鸟点快收好→

海口:白沙门、东寨港、五源河、金牛岭

三亚:临春岭、亚龙湾青梅港、三亚河

琼中:百花岭和黎母山

五指山:阿陀岭

文昌:会文

琼海:龙寿洋

万宁:小海

儋州:儋州湾、新盈湾

东方:四必湾

乐东:尖峰岭、莺歌海盐场

户外观鸟 注意事项

1.户外观鸟的“君子协定”。尽可能避免穿着鲜艳抢眼的服装,保持隐秘和安静,不要高声喧哗惊扰鸟类,更不要驱赶鸟类;以及拍照不用闪光灯、尽量少使用手电筒照射鸟类等。

2.备好望远镜、鸟类图鉴、笔记本和笔。一般在海南常用到的图鉴包括《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海南东寨港鸟类图鉴》等。

3.保持心态平和,不骄不躁,观鸟需要耐心,也需要点运气。

4.发现鸟时应该先看看它的体型、羽毛颜色,听听它的鸣叫声,仔细观察记录鸟的特征、生境情况等;观察后再对照图鉴或询问,这样可以培养正确的观鸟习惯,为观鸟技能加分。

5.户外活动,安全第一。

这些可爱的小精灵

是海南冬日里一道灵动的风景

是海南优美生态环境的见证者

阳光正好,趁着好天气

一起去观鸟吧~

(*参考资料:海南日报、海口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