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六中航空实验班学生在物理教师龚文军的带领下同步实验。
武汉市汉南区育才二小的同学们在学校的航空科技馆里观看天空课堂。
武汉市二桥中学学生边看直播边画笔记。
学校教师给同学们讲解科技知识。
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面向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样难得的“天宫课堂”,对青少年来说是一次精彩有趣的科学课,更在他们心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在武汉,不少中小学生集体收看“天宫课堂”,并在老师指导下同步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8年前看过“太空授课”的男孩
考入了航空实验班
9日15时,在武汉六中,来自该校航空实验班的60余名学生齐聚一堂,进行课前预习、热身。在物理教师龚文军的带领下,学生们通过课件学习了中国航天简史,回顾了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首次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讲课的精彩片段,学生们还现场展开太空知识竞答。
“8年前我就看过王亚平老师的太空课堂,当时在读小学四年级,印象最深的就是陀螺实验,很震撼!”该校2019级航空实验班学生张书铖说,从那个时候,他心里就埋下了一颗飞天的“种子”,后来报考了武汉六中航空实验班,“这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天宫课堂”正式开讲后,师生们追随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的脚步一起参观太空家园,了解空间站的硬核技术,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太空实验是学生们最为期待的环节,龚文军老师现场准备了泡腾片、乒乓球以及大小容器供学生们参与同步实验,体验“天上地下找不同”的乐趣。
“既唯美又神奇!”学生付一航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水膜实验。“受重力影响,这类神奇的实验在地面很难实现,我希望将来自己有机会能参与实践。”
据介绍,作为华中地区最早的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武汉六中航空实验班自办学以来,为空军航空大学共输送了80余名飞行员苗子,其中3人被录取为空军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
学校有座航空航天科技馆
小学生校园里当上“航天员”
昨日下午,汉南区育才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来到学校的航空航天科技馆,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一边观看有趣的太空实验,一边结合馆内的科技设备,体验了一把当航天员的乐趣。
“天宫课堂”伊始,3名航天员向同学们介绍空间站的生活工作场景。只见在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们或飘浮在空中,或像鱼儿在“水中遨游”,这一幕让观看直播的学生们连连发出惊叹。宇航员们先后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
“原来失重与引力有着这么紧密的联系。”常星彤同学感慨之余,来到科技馆的“万有引力”体验区,双脚并拢,深吸一口气,垂直向上高高跳起,显示仪开始自动检测数据。约5秒钟后,检测完成,数据显示重心升高高度为26厘米。对应太阳系其他星球,水星、火星上的高度相当,大约为65厘米;金星上的高度比地球略高;木星上的高度仅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左右。一旁的文思涵同学解释,这表明跳起的高度是由引力的大小决定的。
看完直播后,苏沁颖同学体验了一把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科学小游戏。她一边紧握手柄控制方向速度,一边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慢慢地将飞船和空间站合为一体。
记者注意到,学校科技馆里也有一个“天宫课堂”,里面有宇航员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时演示的实验。科学老师黄隽秀带着同学们回顾了单摆运动、陀螺示范、水膜示范、水球示范等实验。“小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虽然他们不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但这些有趣的现象能充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我们会在日常的科学课程中,结合生活场景,让孩子们去逐步理解。”黄隽秀说。
“今天全校1200多名学生都在观看学习‘天宫课堂’,同时组织部分学生在科技馆里同步做实验,这十分有意义。”校长柳田牛表示,科技馆刚建成不久,孩子们非常喜欢,兴趣特别浓厚,学校日后将开发科技类校本课程,让师生在此进行沉浸式互动体验,了解航空航天与生命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老师们带着实验器材进教室
边看“天宫课堂”边做实验
“泡腾片放进水里为什么会冒泡泡?”“太空里的泡泡为什么不会从水里跑出来?”看着“天宫课堂”直播,江汉区大兴路小学的同学们冒出了很多疑问、该校科学教师王朝晖也给孩子们准备了水和泡腾片,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感受地面试验和太空实验的不同。
王老师告诉同学们,泡腾片其实是含有泡腾崩解剂的一种片剂,通常是有机酸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泡腾片放入水中之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会看到液体底部有气泡产生并且逐渐上升,气泡也会逐渐变大。在宇宙中,泡腾片遇到水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失重,水会呈水球形式,像一个袋子一样将二氧化碳装在水球内部。“如果泡腾片足够多,产生足够的二氧化碳,水球就会被气体撑破,从而爆裂。”听了老师的讲解,五(3)班聂家琦说:“太神奇了!我真想去太空里亲自感受,再做做这些有趣的实验。”
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太空中做了一个水膜、水球,完成了奇特的水膜张力实验。“液体的约束力主要来源于表面张力,张力的魔法究竟有多大呢?”红领巾国际学校科学老师吴琪璐请孩子们把回形针投入水中,回形针很快就沉入杯底。随后,她请大家轻轻、慢慢地把回形针平放在水面,没想到回形针竟然浮在了水面上。吴琪璐告诉大家:“水表面有一层微弱的张力,回形针的重力非常小,轻轻放下回形针,水面就像一个有弹性的网可以把回形针撑起来。”
在武汉市二桥中学,师生们也收看了“天宫课堂”。物理老师杜超群还将实验器材带进教室,和“天宫”中的航天员同步进行实验。二桥中学芳草校区八1班刘雨馨同学在笔记中详细记录了每个实验,褚依涵同学则用画笔画下许多有趣的太空知识。该校校长彭葆蓓表示,这次“太空授课”让学生萌生了对探索太空的向往,对航天员更充满由衷的羡慕和敬佩。
记者向洁 杨幸慈 艾晨光 刘嘉 通讯员张俊春 祁涛 余轶 罗晓英 陈婵珊